中國和澳大利亞周一(6日)舉行部長視像會談,澳方要求中方恢復「暢通無阻的貿易」,兩國部長同意稍後在中國親自會晤,以修復兩國緊張的關係。另外,就中國「間諜氣球」在美國上空出現一事,坎培拉呼籲中美使用外交渠道解決問題,避免局勢升級。
法新社報道,2020年,在前保守黨政府要求在電訊發展中封殺中國,並要求獨立調查新冠病毒來源後,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大麥、牛肉和葡萄酒等關鍵出口產品徵收了高額關稅。近年來,雙方還在爭奪具有戰略意義的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
報道指,澳大利亞中左翼政府自5月當選以來,採取了「不太對抗」的立場,並在周一與中國官員討論了最終「全面恢復貿易」的問題。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雷爾(Don Farrell)說,他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進行了視像連線,強調了「澳大利亞出口商的貿易不受阻礙」的必要性。二人同意在未指定的時間在中國親自會面。
關稅以及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非官方禁令,估計使澳大利亞從中國市場損失了超過50億澳元(34.7億美元)的收入。
法雷爾說,這次會議代表著「穩定澳大利亞與中國關係的重要一步」。
在五角大樓指責中國在蒙大拿州上空飛行「間諜氣球」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五取消了對北京的訪問。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周一敦促這兩個大國由外交渠道解決問題。
黃英賢說:「非常重要的是,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時刻,我們要確保競爭不會繼續升級。」「我們都希望有一個和平、穩定和繁榮的地區,而這意味著,除其他(競爭)外,大國之間保持對話。」
黃英賢於去年12月訪問了北京,這是四年來澳大利亞外長的首次訪問。
在澳大利亞政府輪替之前,中國政府官員一度拒絕接聽澳大利亞官員的電話。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