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保衛戰一周年 學生會回顧活動敏感詞被塗黑

中大保衛戰一周年 學生會回顧活動敏感詞被塗黑 周二(11日)是防暴警察強攻中文大學二號橋一周年。去年雙方引發激烈衝突,中大校園有如戰場。一年過後,中大學生會聯同書院學生會舉辦「中大保衛戰」一周年歷史回顧活動,展覽中的敏感詞因為顧忌國安法,都塗黑以避免遭起訴。(鄭日堯 報道)

0:00 / 0:00

周三(11日)是防暴警察強攻中文大學二號橋一周年。去年雙方引發激烈衝突,中大校園有如戰場。一年過後,中大學生會聯同書院學生會舉辦「中大保衛戰」一周年歷史回顧活動,展覽中的敏感詞因為顧忌《國安法》,都塗黑以避免遭起訴。(鄭日堯 報道)

這場活動中有相片展覽,講述二號橋衝突的經過,亦有中大被捕學生的感言;亦設有「和你寫」街站,讓市民撰寫書信或心意卡給被捕同學及早前流亡德國的中大學生。參觀者亦可於民主牆張貼便利貼抒發己見。現場掛有「SAVE12HK」等政治標語。

校內掛有多條政治標語。(鄭日堯 攝)
校內掛有多條政治標語。(鄭日堯 攝)

有關注香港示威情況的中國大陸中大學生表示,去年自己在校內見證著暴力衝突的經過,對於催淚彈被射入夏鼎基球場感到難忘,是她首次近距離目擊示威衝突現場。

中國大陸中大生說:你其實是很近地目睹這些衝突,這些片段對我來說是很深刻的記憶。看到他們今天舉辦這類活動,我覺得挺好。不辦(這個展覽)的話這個事情可能會,在我腦海中慢慢淡忘,不會怎麼想起來。

陳同學的經驗十分深刻。他在去年衝突時既是中大學生又是兼職記者,對校園被警察強攻感到激動,另一方面要做好傳媒中立角色。他説即使現在回想起來仍感矛盾。

陳同學說:有一幕讓我心情很矛盾,段校長在環迴東路、近二橋方向,和學生討論接下來會如何和警方溝通。有一刻很想哭,但又要工作,心情很矛盾。有些認識的同學在二橋被捕,但我又要保持鎮定地去拍照,會覺得很忐忑。

現場不乏中大校友到場支持,校友王女士說去年看到師弟、師妹對追求公義和自由的堅持,令她感到鼓舞。

原本寫有「香港獨立」字句被校方用油漆遮蓋。(鄭日堯 攝)
原本寫有「香港獨立」字句被校方用油漆遮蓋。(鄭日堯 攝)

王女士說:香港真的需要一些尋求公義的力量,不是「誰大、誰惡、誰正確」,看到師弟師妹作出的堅持及立志,去爭取原本是屬於香港的價值。我們在80年代看著香港從《中英聯合聲明》,走到現在那種崩壞。雖然難受,但也看到盼望。

中大衝突當晚,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曾陪同校長段崇智到二號橋與警方嘗試調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警方竟向段崇智發射催淚彈。馬嶽形容是「秀才遇著兵」,警方當晚發射過千枚子彈,很難解釋「沒有進攻校園」的說法,「如果不是攻進來,哪是不是蓄意傷人呢?」

馬嶽曾形容中大此役如同香港縮影。隨著10月訂立蒙面法、周梓樂去世等事件,民間怒氣成為各方團結的動力,使得非中大人及校友紛紛趕到中大聲援。

馬嶽說:本來守護家園的意識,可能中大比其他大學強,而這樣和2019年的狀況有一定關係。香港人各種憤概是出自於他們覺得要保護香港既有的價值。

香港中文大學校方早前致電學生會指,關注展品或含有「宣揚港獨信息」,提醒學生勿以身試法。現場部分展品原本寫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八字已被塗黑。曾代表校方向學生會施壓的大學輔導長陳國康亦在場。

中大新亞學生會外務副會長Andy表示,就中大管理層關注,學生會將展品中「政治不正確」字眼塗黑。他形容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在《國安法》的政治紅線,只能在僅有的空間盡量努力。

Andy說:校方強調有些字眼或會帶來法律責任,要求我們避免使用例如「暴大」、「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等口號。為甚麼我們要遮住校方認為敏感的字眼,都是因為《國安法》。只能說我們只可以在僅餘的空間盡量做。

香港中文大學發聲明稱,去年中大衝突「源於有人向公路及鐵路投擲雜物」,「導致交通癱瘓」,加上「校園被蒙面人士大規模破壞」,大學予以「強烈譴責」。對於展覽舉辦者將事件作出偏頗的描述,大學表示「極度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