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香港新方向」五「90後」參選冀「誠意」爭取選民

0:00 / 0:00

香港「大幅改變」選制後,首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下周展開。自稱「開明派」的新政黨「香港新方向」周四(12日)率先宣布,將派出5名年輕「素人」參選,惟由公民黨轉會的李煒林卻「無上榜」改為助選。該黨立法會議員張欣宇代表稱,今次名單拒任何政治顏色和「港漂」標籤,稱要在2019年反修例示威後,讓社會「共建信任」,又稱「無特別需要接觸中聯辦」。問及如何重建信任,及在「低投票率、年輕選民大減」情況下爭取支持,該黨稱會用「誠意」打動。就過去4年來7000宗仍未處理的反修例案件設限期撤告的立場,該黨稱會爭取設限,但撤告與否應據法制和案情處理。

標榜在港土生土長、專業背景

香港新選制下的首個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舉行,而為期兩星期的提名期下周展開。其中,「香港新方向」成為首個政黨公布參選名單。該黨周四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派出5人參選,包括陳燕君(天水圍南及屏廈)、蘇靖然(黃大仙東)、黃樂妍(黃大仙西)、李嘉駿(蝴蝶山)、馬志恆(九龍城南)。除了馬志恆為「三會」成員外,其餘主要都是「90後」和「95後」新人,大部人都標榜自己在港土生土長、專業背景。

過去該黨被冠以「港漂政黨」,該黨唯一一位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被問及派出本地人參選,是否有意更新政團形象,張欣宇澄清從未標籤過「香港新方向」是「港漂黨」。

張欣宇說:我們黨由第一天起都從沒標籤過自己是甚麼黨,不管是「港漂黨」或其他。其實我們的新同事背景是多元化,幾位參選人有土生土長、(新界)原居民、自小時已離港生活等都有。

由公民黨轉投「新方向」的李煒林只「助選」

張欣宇指,該5人將主攻地區直選議席,無參選經驗,但他們在地區均有2至3年服務經驗,有信心爭取「三會」委員及選民支持,對選情有信心。

會上不少人關注,由公民黨轉投「新方向」的李煒林,作為唯一有區選經驗的成員今次卻未有出選,反改為做競選統籌,為5位無參選經驗的新人助選,當中是否因他前政黨背景,或導致獲提名有困難?李煒林稱「這並無關係」(It’s not relevant),僅著記者關注5名參選人。

冀以「誠意」重建年輕人信任

該黨以標榜「年輕新血」出戰,會上5位參選人均稱要為社會「重建信心」,「共建信心」來改變現況,尤其是爭取年輕人的信心。不過,《商台》同日報道指,發現今次地區直選選民人數連續2年下跌,僅有433萬人;過去4年來,更有6440人主動撤銷選民登記。而相較上次2019年「泛民大翻盤」的區選,年輕組別的選民人數大跌兩成。報道引述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指,在「愛國者治港」的進程中,無可避免會有部分人抗拒政治現狀,又指今次選舉投票率「如果有3成,就已很好」。

本台問及該黨認為如何爭取港人失去了的信心,以及得到年輕人信任的關鍵,張欣宇稱,港人失信任的原因「複雜」,承認重建青年信任「有挑戰」,又認為屆時投票率難以估計。

張欣宇說:如何重建信任,我們始終相信由自己做起,有誠意。只要市民有困難,這是合理訴求,我們不會去問他們是甚麼顏色,和支持甚麼而決定是否幫他們。

張又用助年輕反修例被捕者重辦「回鄉證」一事為例,指近年該黨不斷接獲這些年輕人求助,並已處理數百宗個案,過程中反映有信心重建信任。

「爭取」對 7 千宗未處理的反修例案設限

過去4年來,對7000宗仍未處理的反修例案件,不少聲音認為港警應盡早設限期,甚至撤告,以助緩和社會氣氛,「香港新方向」又有何立場?

張欣宇說:我們黨都有商議過,我們都希望(當局)有更清晰答案,當然我們從不會說要撤銷,因始終香港是法治社會,應依據證據和當時事實去決定檢控與否,但結果要盡快,亦要讓當事人和社會知道這些案件進度。

對於張欣宇曾接受親中報章《香港01》訪問時,說反對把反修例被捕者排斥在外,形容自己頂著被「深藍」狙擊的壓力,會上他卻否認是來自建制派。

被問到事前有否向中聯辦「打招呼」及獲「開綠燈」,張欣宇稱區選「遊戲規則」並不需要接觸中央駐港機構,所以「沒特別處理」。

「香港新方向」於2019後成立,創辦人是在2008年從內地來港的劉暢,他曾多次強調,該黨是「無資金、無資源、無背景」的「草根團體」。但在該黨成立3周年時卻宣布,邀請了多位前港高官擔任「榮譽顧問」,包括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聶德權、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規劃署前署長凌嘉勤、深圳社團總會長鄧清河。當時活動亦邀請了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部長祝小東擔任主禮嘉賓。

另區議會改制後,設有區議會資審會審查,並確認區選候選人、委任議員及當然議員的資格,確保符合擁護《基本法》和「愛國愛港」要求。港府日前刊憲委任7名區議會資審會委員,由政務司長陳國基擔任主席,政制局長曾國衞、保安局長鄧炳強、民青局長麥美娟為委員。另外3名非官守成員包括基本法委員會前副主任譚惠珠、現任副主任黃玉山及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委員莫樹聯。港府指3人均是「立場堅定的愛國愛港人士」,對《憲法》及《基本法》有深厚了解。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