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炳强去信明报华尔街日报 驳斥评论「立场案」文章

粤语组报道
2024.09.04
邓炳强去信明报华尔街日报 驳斥评论「立场案」文章 邓炳强接连去信《明报》、《华尔街日报》, 驳斥评论「立场案」文章。
粤语组制图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频频写信,发挥「反驳队」的功能。他在周三(4日)发表长达2000字的公开信予《明报》,指一篇由陈景祥撰写、题为《煽动罪划出了甚么红线?》的文章有错误的内容及观点。

陈景祥的文章指出「发布煽动刊物罪所需的犯罪意图」难以界定。质疑一篇揭发某政府要员有重大丑闻的报道,明显对政府不利,甚至会引起憎恨政府,是否也属「蓄意煽动」或「罔顾煽动后果」?「但真相一旦公诸于众会引起什么后果,很多时候都不是新闻工作者可以控制。」若因为「红线」不清晰,令记者减少提出尖锐意见或指向公权力人物的评论,新闻界的监督角色就会逐渐消失。

邓炳强称,陈的论述是基于对裁决理由的片面理解,也无视香港经历的国家安全风险。法庭已仔细解释为何《立场新闻》的11篇文章具煽动意图。《立场新闻》主张「排除中国的本土主义」,在「反修例」期间成为抺黑政府的工具。文章是在没有任何客观基础下,攻击《国安法》,并以假消息散播反政府情绪;攻击警方并美化暴动者的行为。

他又指「具煽动意图的言行,虽然未必每一次都直接煽惑他人使用暴力、扰乱公共秩序,却持续激起市民对政权的仇恨,削弱市民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最终引发大规模暴乱,「大家都不应忘记2019年港版顔色革命的惨痛经历。」而法庭没有要求「媒体和编辑须为受访者承担负责」,「只要真诚地行事,以准确事实为基础,是不须担心误堕法网。」

指《华尔街日报》歪曲事实

在周二(3日),邓炳强亦有发公开信予《华尔街日报》,就一篇题为「香港将两名编辑定罪——北京的傀儡因他们批评政府而控以煽动」的评论文章,指其「歪曲事实」。

文章指在香港实施《国安法》,《立场》仍继续发表各种批评政府的访谈和评论,以至两名编辑煽动罪成,面对监禁,认为他们「比西方大多数人更了解为新闻自由奋斗而付出的代价」、「香港愚昧的领导人应该受到全世界的鄙视及制裁」。

邓炳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指香港巿民享有新闻及言论自由,但这些权利和自由并非绝对,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传媒必须遵守并履行「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包括保护国家安全。又指「任何政府都不会容忍散布虚假资讯、煽动仇恨或美化暴力行为。」法庭的判决已指出《立场》的意识形态是本土主义,「排斥中国,甚至成为抹黑中央政府和港府的工具」。强调「不会被所谓『制裁』威胁」,指那是「卑劣的政治操弄」。

自去年5月至今,邓炳强已先后10次发公开信予传媒机构。当中《华尔街日报》收信最多,有5封;其次是《彭博》2封;《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各1封。《明报》是首次有本地媒体上榜。

编辑:陆南才 网编:陈家杰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