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方面,教育局在新學年更新中學通識科教材,被民主派批評內容偏頗,甚至有洗腦成份,盲目要求學生愛國和建立中國人身份,要求教育局修改或撤回教材。反對團體未來幾日會擺街站宣傳,亦希望各校教師不要採用局方教材。(林國立 報道)
香港中小學星期五開學,政治團體“香港眾志”分析教育局在新學年更新的中學通識科教材,”通識科課程資源冊系列今日香港”,質疑當中有意識貫輸、迴避實況,盲目要求學生愛國建立中國人身份的內容。
香港眾志常委鄭家朗舉例指,教材中一張工作紙列出八張圖片,要求學生選出兩項,最能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感的項目並解釋,當中全部都是正面事例,例如抗戰勝利70周年,主辦國際盛事等,但完全不提及中國負面新聞和港人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感下降等事實。
鄭家朗說:抗戰70週年、參與國家事務一帶一路、參與奧運,教材以這些事件去說身份認同其實非常偏頗,強行對學生一定要對國家發生的大事,一定要對這些事情有認同,對中國人的身份有認同的感覺。
鄭家朗又指,教材還原文節錄一國兩制白皮書,包括指香港沒有剩餘權力,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就有多少權力,但白皮書引發爭議,被批評破壞一國兩制就沒有提及。
鄭家朗說:教材直接引了白皮書,但白皮書的解釋,在社會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例如說香港沒有剩餘權力,例如當中沒有提及當中不同的司法爭議,例如5次人大釋法的爭議沒有提及,沒有提及不同香港人的取態如何,我自己作為一個剛畢業的中六學生,我們很多時都要用這些概念去答題,我們要背熟這些概念,是否我們之後考試學習都一定要跟這種解釋,之後的學生學的都是官方這一套。
教材亦有指導老師如何教學,例如要求教師,在提及對國民身份認同有負面影響的事例時,提示學生從正面態度講解,要考慮國家的發展歷程和現況,香港眾志批評,這做法是強行”矯正”學生認同國家,只可歌頌中國,他們期望民間撰寫民間教材,替代局方的版本,亦希望各校教師不要採用局方教材,教育局亦要重新審視、修改或撤回教材,他們星期五起會擺放街站宣傳教材問題。
民主黨亦不滿官方的教材,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局方提供的通識、歷史和基本法教材,都有偏頗極端的內容,例如初中基本法教材,以學生不穿校服來比喻公民抗命,又引導學生認為普選解決不到社會問題,他形容被推倒的國教,已經拆件重臨,家長和學界必須警剔。
許智峯說:在基本法教學中說到,普選的意義,有一個問題問普選是否萬能,然後有很多社會問題,叫學生討論普選是否能解決,包括能否解決青年就業,是否可以解決土地問題,引導學生去想原來普選沒甚麼用,只會帶來爭議,國民教育不再是獨立一科來中小學,而是打散在小學常識科,中學通識教、歷數科,和基本法的教材當中。
特區政府曾計劃在2012年,在全港中小學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但被批評是洗腦教育,觸發過萬市民在政府總部集會超過一星期,最終政府撤回國教科。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月初出席電台節目時承認,國民教育一定要做,學校亦一直有推行國教,但國民教育是否等同愛國教育,他就認為兩者都是令學生多認識國家。
楊潤雄說:我們做完的效果,都是要透過一個形式多溝通,多了解慢慢培養最後的感情出來,當然有很多人對愛國的表達不同,但最重要是認識自己是國家的一部份,不是如何教的問題,是一定要對國家有了解。
對於教材被質疑,教育局周四回應傳媒查詢時指,局方編製的教材有不同人士的論點及立場,不會灌輸單一角度或教師個人看法。個別人士以一己的既定立場詮釋教育局教材,評論有欠公允,局方難以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