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10月經濟數據續欠驚喜 評論批港財赤嚴峻仍為「大白象」發債違基本法

記者:梁銘康(英國)
2024.11.15

繼中國政府近日推出「地方置換債」新招挽救經濟,香港政府周五(15日)亦宣布發行最多250億「基建債」,為「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等工程籌集資金。而中國及香港同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雖然符合預期,但有評論認為中國的「組合拳」救市作用有限;而港府開始為「大白象工程」大規模舉債,亦違反了《基本法》「量入為出」的原則。

港GDP符預期 惟創去年第二季後新低

港府周五(15日)公布第三季GDP按年增1.8%,雖然符合預期,但亦創2023年第二季後新低、按季倒跌1.1%。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認為,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預期進一步放寬,加上大陸多項提振經濟的措施,將有助支持本地市場的氣氛和活動;而投資市場氣氛轉好和就業收入增加,有助推動市民和旅客在本地市場的消費。

但財經評論員顏寶剛指,香港面臨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政策、樓市疲弱導致政府賣地收入不足等種種因素,目前看不到有任何一個「火車頭」有力拉動香港經濟;而聯繫匯率令港元跟隨美元保持偏強,更進一步打擊消費市場。

顏寶剛說:「市民出外消費,無論是去日本也好,以至是去北上消費,其實都是一個大趨勢,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對本地零售,以至飲食、食肆消費其實都是一個很嚴重的打擊。」

港府發債200億融資「基建」 顏寶剛:僅將問題交下一代港人

市況未見大改善,與此同時,港府周五發行「基礎建設零售債劵」,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指今次發債200億港元,另設50億酌情發行額,利息不低於3.5厘。

許懷志說:「債券將會在12月17日星期二發行,12月18日星期三上市。政府今次發行零售債券所募集所得的資金,將會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按照基礎建設債券框架,為合資格類別的基建項目,進行融資或再融資。」

會計事務所德勤日前估計,港府本年度赤字或超過1000億元,財政儲備預計降至約6000億元。顏寶剛認為港府面對巨額財赤,仍為「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等「大白象工程」不斷舉債,違反了《基本法》「量入為出」的財政原則。而3.5厘回報對小投資者吸引力有限,但相信此類低風險投資會有足夠大型金融機構「認頭」。

顏寶剛說:「會計制度上說政府收入可以用來減低財赤,但是債怎麼都要還,還有利率不斷向上的情況下,你的發債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到最後其實你只是將問題交給下一任政府,以至下一代的香港人,這個是不是公平的做法呢?」

2 (4).JPG
財經評論員顏寶剛質疑,在巨額赤字下為「明日大嶼」等「大白象」基建大幅舉債有違《基本法》。(港府交椅洲人工島官方網頁)

「以舊換新」刺激中國家電零售 國統局:經濟運行「穩中有升」

另外,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亦公布最新經濟數據,其中零售數字較去年同期增長比預期好,從先前的年增3.2%增至4.8%,其中受惠於中央政府3月底推出的「以舊換新」行動,家電的零售額升幅最明顯;但推出房地產救市措施後,新樓售價仍然錄得跌幅,不過按月跌幅就由早前跌0.71%收窄至跌0.51%。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輝形容,10月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並將此歸功於「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付凌輝說:「消費、服務業、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經濟因素累積增多,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有升。」

3 (1).JPG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亦公布10月經濟數字,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輝形容大陸經濟「穩中有進」,但顏寶剛質疑難以持續。(新華社報道截圖)

不過顏寶剛認為,中國10月零售數據上升是因為近月盛傳北京將會推出「組合拳」重錘救市,消費市場情緒只是因為「心情預期」等因素而有所改善,質疑難以持續扭轉劣勢。而中國財政部日前宣布以「地方置換債」,對於救市作用亦有限。

顏寶剛說:「(其實)也都見不到一些額外、特別是市場很殷切期待見到一些譬如刺激消費、內需的措施,別論一些派錢;甚至是在房地產市場,也都見不到一個很大的力度。」

他相信未來中國的經濟數據,未必可以見到一個持續的改善。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

評論

中共垮臺
2024/11/16 04:38

中共破壞香港民主之日,便是中共政權崩潰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