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劇場界政治審查加劇,不租借場地、不批撥款、畢業生作品被禁演,被以各種手法打壓。陸續有演藝界人士出走,當中包括已經成立不小心創作社15年的社長艾文也移民台灣,近期在台灣首演《那個下午,我在露台煎西多士》。除了想推動台港藝文交流,他想讓更多台灣人認識香港作品。也許在現今時勢,將劇本帶到台灣演出會是另一個出口。
KB一樹說:「在那個很熱的下午,我在偶然有些風的露台,歲月燃燒,一個人煎港式西多士。」
演員演繹得繪聲繪色,這套讀劇《那個下午,我在露台煎西多士》,由香港跨媒體創作人何故親自改編其著作《回憶中的香港味道2》,並授權給「不小心創作社」於台灣首演,一連9場上月底終順利舉行。
故事講述在某個下午,「我」獨自在露台煎港式西多士,分享不同的醬料搭配時,突然收到舊室友的前女友來電,勾起一段難以忘懷的回憶。當中一句「西多士的使命,就是要令麵包得以重生」,引領觀眾討論「死亡」和「重生」,同時懷念故鄉。
林展毅說:「當太陽蛋遇上西多士,就是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
全劇台前幕後由台港合作
這套劇結合台灣及香港演員以廣東話及國語聲演,劇社社長艾文接受本台專訪時,談到今次演出目標是想達至台港藝文交流,而在籌備時他也發現原來台灣人對香港情懷、文化很感興趣:「好驚喜原來台灣人好多好喜歡看粵語、廣東話的劇,我們售票期間接到很多台灣人打來問,粵語版會否有中文字幕,因為他們很想看港式的劇,但害怕聽不懂。」
艾文是著名編劇杜國威的徒弟,在港經營了不小心創作社15年,作品包括《三.三不盡》、《有沒有一首情歌屬於我》等,原本在香港繼續發展不成問題,但眼見自由度急劇惡化加上自己大病一場中風,令他更要深思前路該怎樣走。最終在一年多前決定移民台灣,在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再成立不小心創作社。

愈打壓情況只會愈反彈
艾文說:「現在香港不斷有一些很奇怪的政策,如果大家有留意新聞在我們舞台界,陸續也有例子發生就是突然會禁演。他們以我認識真的對創作很有熱誠,付出很多,但政府話禁演他們的製作或演出,理由是莫名其妙的。」
艾文身邊的朋友形容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但現在也忍受不住,覺得對他將來的創作沒有保障,而他認識的一些演藝界朋友同樣覺得演出機會只會不斷減小。艾文說:「我不介意(有)不能說、不能寫的,但我需要你(當局)講明。但現在完全沒有說明衰(犯禁)在哪裡。那你(創作人)怎樣做你要做的事?你(當局)愈打壓情況會愈反彈。」
一些劇本被封殺,台灣或成為一個出口,艾文表示很歡迎與不同人合作,將香港劇本帶到台灣。
記者:淳音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