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C籲聯合國關注48維族人遭泰國拘押十年 憂若被送中面臨迫害
2024.11.14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50多名議員近日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聯合國確保48名在泰國已被關押超過10年的維吾爾人的安全。
本台維吾爾組報道,該40多名維吾爾男子試圖通過泰國逃離在中國的迫害,自2014年以來一直被關押在泰國的Suan Phlu移民拘留中心。
據泰國官員和人道主義團體稱,他們是當年從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逃往東南亞國家的 500多名維吾爾人的一員。他們希望通過馬來西亞在土耳其重新定居,但最終只有約100人如願前往那裡。
報道引述官方數據稱,在2013年底到2014年的逃亡期間,泰國移民當局逮捕了350多名維吾爾人,並於2014年3月拘留了他們。至少有172名婦女和兒童被送往土耳其,隨後泰國當局將109名或更多人強制遣返中國,他們目前的情況尚不清楚。
人權組織稱,其餘的維吾爾人被視作為非法移民,而非難民被關押在拘留中心,處於「惡劣的生活條件」中,無法與外界聯繫。並警告說,如果他們被遣返中國,可能會面臨迫害。
泰國並非聯合國1951年通過《難民公約》的簽署國,因此不承認難民。
IPAC憂維吾爾人被遣返將面臨迫害
來自26國議會的55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成員,在周日(10日)向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普·格蘭迪(Filippo Grandi)發公開信,呼籲關注維吾爾人在泰國遭拘押的處境,指拘留中心的條件已被認定為「威脅生命」,並指已經有5名維吾爾人在拘留期間死亡,其中包括兩名兒童。
IPAC表示,由於泰國尚未納入不強制遣返原則,維吾爾人有被驅逐回中國的風險,「他們極有可能面臨迫害、監禁或更糟的處境」。並補充說,可能有外國政府願意安置這群維吾爾人,敦促格蘭迪介入該案,以確保他們的安全。
西方的壓力與激怒中國的風險
《紐約時報雜誌》早前發表了一篇關於一名維族男子,在逃離Suan Phlu拘留中心前往土耳其的經歷。文章描述被關押在該拘留中心的維吾爾人如何「經常被拒絕會見訪客和法律援助」,健康情況不佳,每天24小時被限制在擁擠的牢房中。
報道還探討了維吾爾人如何成為國際外交博弈的棋子,因為泰國既不願意通過釋放被拘留者來激怒其越來越依賴的貿易夥伴中國,也不願意激怒要求各國遵守更高人權保護標準的西方。
聯合國能做亦都有限,因為協助維吾爾人尋求庇護可能會使其在中國的行動和項目,引發北京的反彈。
聯合國難民署一名代表對本台維吾爾組表示,對維吾爾人長期被拘留且缺乏解決方案「深表關切」。難民署正在與泰國當局進行密切討論,希望儘快結束維人被拘留的情況。並補充說,由於保密限制以及避免破壞解決這一高度敏感問題的努力,無法公開詳細說明。
世界維吾爾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的英國分部主任拉希瑪·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也對本台表示,她同意維吾爾人仍被拘留在泰國是政治原因,而不是法律原因。
她說:「儘管泰國政府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但泰國政府仍未將他們驅逐回中國,原因是來自英國和美國等國家的壓力。」
馬赫穆特慶幸該批人士沒有被遣返中國,但她認為他們目前的處境是不合理。「多年來,他們忍受了無數不人道的待遇,在這些拘留中心這麼長時間,對他們來說並不容易。」
編輯:潘加晴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