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 : 香港民心潰散 目標是掙錢移民

2022.01.04 05:29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民調 : 香港民心潰散  目標是掙錢移民 過去兩年,香港機場都充斥着離愁別緒的氣氛
Photo: RFA

香港民意研究所週二(4日)公佈最新一份有關“社會現況”的調查。結果發現,在民生、政治以及經濟狀況三方面,超過四成市民最關心的是民生問題,而關心政治問題的僅有26%,創2020年12月以來的新低。有分析指,香港大環境出現“離散”的狀態,港人也出現信心危機,只希望掙夠錢就移民。另一方面,香港民主黨同日發表有關港人移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受訪市民不喜歡在港生活。



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在2021年12月9日至14日期間,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訪問了1,017 名市民。問卷以三選一方式提問,問到市民最關心的社會問題。結果顯示,超過4成市民最關心民生問題;對政治問題最關心的有26%,創2020年12月以來的新低。至於最關心經濟問題的市民則有26%,爲2012年6月以來新高。


香港民研的調查顯示,對政治問題最關心的受訪者只有26%。分析認爲,現時香港時局讓港人感到絕望,整體社會環境出現“離散”的狀態。(香港民研直播截圖)
香港民研的調查顯示,對政治問題最關心的受訪者只有26%。分析認爲,現時香港時局讓港人感到絕望,整體社會環境出現“離散”的狀態。(香港民研直播截圖)

就市民對社會狀況的評分方面,以10分滿分,市民對政治問題關心程度的評分同樣創新低,僅有6.16分,創2018年12月以來的新低。對民生問題關心程度的評分爲7.40分;對經濟問題關心程度的評分有7.2分。

分析:港人心態返回幾十年前 只希望掙夠錢便移民

香港前區議員李傲然分析指,香港在下半年發生許多事情,包括《蘋果日報》高層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等,讓許多港人感到絕望,甚至窒息。他說,現時港人心態恍如回到幾十年前,對香港出現信心危機,漸漸不關心政治環境,只希望掙夠錢便移民,而香港整體大環境也出現了“離散”的狀態。

李傲然:“既然不能夠對制度、政制、社會時事感到投入,或者甚至(不)可以直接參與(社會事務),倒不如做一些他們可以控制到的事情,就是掙錢。(香港市民)相對比較抽離,不太在乎香港發生什麼事。也就是‘自己掙自己的錢’,(他們)覺得‘算吧,不要理會,掙夠錢就移民吧’。”


前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分析指出,港人心態返回幾十年前,只希望賺夠錢便移民。(香港民研直播截圖)
前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分析指出,港人心態返回幾十年前,只希望賺夠錢便移民。(香港民研直播截圖)

香港民主黨:超過一半受訪市民不喜歡在港生活

另一方面,香港民主黨在2021年12月14日至24日進行一份有關港人移民的調查,訪問了500多名市民。民主黨週二(4日)發表的結果顯示,有58%受訪者表示不喜歡在香港的生活,逾兩成人想移民,其中1%人計劃在3年內移民。而打算移民受訪者中,七成半具大專或以上學歷。

民主黨經濟政策發言人陳堡明表示,大概每5名市民,就有1名在過去一年曾經想過移民,高學歷更佔多數,反映香港人才持續流失,加上觀察學校的退學率等不同的數據,認爲香港移民潮已經是確確切切在發生的事情。


民主黨經濟政策發言人陳堡明(臉書圖片)
民主黨經濟政策發言人陳堡明(臉書圖片)

一星期兩間獨立經營媒體停運 市民政治關心程度未來或更低?

去年12月末,香港網上媒體《立場新聞》多位高層及前高層被捕,同日宣佈即時停運。一星期內,另一獨立媒體《衆新聞》也宣佈停運。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週二(4日)回應事件稱,媒體停運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不能與新聞自由掛鈎。

林鄭月娥:“這是媒體自己的決定,不可把這事與香港的新聞自由直接掛鈎,正如其中一個新聞媒體,我們都沒做過任何事,我們的執法部門沒接觸過它,也沒做過任何事。如果它自己有一定的看法,有一定的擔心而決定要結束,這是在香港的商業社會,時常都會發生。”

陳堡明表示,調查早於《立場新聞》及《衆新聞》停運之前進行,但估計現時想移民的人數“一定會有增加”,又說可以就此再做民調了解。對於目前的移民潮,民主黨建議,政府檢討施政方針,推出政策吸引港人留港,並改善新聞自由等。


記者:鄭日堯 責編:胡力漢 許書婷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