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嚇勿突破底線 外國政要仍接連訪臺
臺灣友邦聖文森總理和無邦交的立陶宛副部長無懼中共對臺文攻武嚇,率團訪臺。臺灣國防部抨擊解放軍演劃設範圍已超過臺海中線,違反聯合國規定。中國國防部則稱,反制是對美臺挑釁的必要警告,“底線不容突、溝通需要誠意”。
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臺後,中國對臺美展開多層面報復,仍阻擋不了國際友人接續訪臺。臺灣友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總理岡薩維斯,及與臺灣沒有邦交的立陶宛交通及通訊部政務次長愛格涅(Agnė Vaiciukevičiūtė)都在7日率團抵臺訪問,因爲緊跟在佩洛西之後,備受關注。
臺灣以紅地毯、鳴放19響禮炮,國對國高規格歡迎岡薩維斯,蔡英文總統致詞說:“岡薩維斯總理在前幾天表達,中國的軍演行動不會阻止他拜訪朋友,讓我們非常感動。”
聖文森總理:反對強凌弱 籲和平文明解決歧見
岡薩維斯呼籲停止在臺海周邊所有周演,並強調:“不支持強大的鄰國以任何方式去恫嚇、威脅我們。國際當中有任何歧見,應該要用和平且文明的方式去解決。”他提及聖文森和臺灣都是島國:“我們深信,必須要捍衛及促進我們的主權及獨立,不允許他國干涉內政,並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所有爭端。”
【#蔡英文 總統以軍禮歡迎 #聖文森 總理】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August 8, 2022
【聖文森總理:不支持大國恫嚇小國】
蔡英文總統8日以軍禮歡迎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總理龔薩福所率訪問團。蔡英文說,在中國軍演下,未影響龔薩福到訪,讓她非常感動;龔薩福說,不支持大國以任何方式恫嚇小國,國際間任何歧見應該用和平且文明的方式解決。 pic.twitter.com/CDuBIFBE2b
佩洛西3日離臺後,解放軍先是發佈4日至7日進行四天在六軍區的演習,並在4日發射11枚導彈。中國海事局8日公告,解放軍8日至9日在廣東湛江東方的南海海域舉行射擊訓練。中方稍早另宣佈北部沿海的黃海南部及渤海展開演訓。解放軍形同在中國沿海從南到北都有軍演。
臺灣“天雷操演”9日登場 佩洛西訪臺前已公告
臺媒《自由時報》報道,臺灣軍方將在8月9日於南臺灣屏東進行“天雷操演”,計劃發射共36門155榴彈炮,對海反登陸射擊演習,劃定演習區域與中共公佈的軍演範圍接近,甚至不排除有小部分重疊。被外界解讀是對應解放軍導彈行動,實際上,臺灣軍方早在7月22日就已公告,天雷操演爲年度例行性重炮射擊演訓。
臺灣在野黨,被認爲對中方較爲友好的中國國民黨,也譴責共軍威脅臺灣安全及區域和平,並強調國民黨堅定護臺呼籲溝通化解衝突。
反制佩洛西“竄訪” 解放軍:對美臺挑釁“必要警示”
中方針對佩洛西訪臺已宣佈八項反制措施。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8日說,包括取消中美兩軍三項交往活動,對美媒報道中方拒接美方電話一事,他則指出,當前臺海形勢緊張局面,完全是美方主動挑釁、一手製造的,美方必須爲此承擔全部責任和嚴重後果。
吳謙並以“竄訪”形容佩洛西訪臺,指其蓄意製造臺海緊張局勢。
吳謙還說,中方有關反制措施是對美臺挑釁的必要警示,對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正當捍衛,完全合理、恰當適度。底線不容突破,溝通需要誠意。美方一面製造危機,一面又聲稱要管控危機,爲其錯誤言行和挑釁舉動找託詞、打掩護,甚至對外炒作、混淆視聽、甩鍋推責,堅決反對。敦促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放棄“以臺製華”的幻想,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臺灣國防部則在佩洛西訪臺、解放軍對臺發射導彈和六軍區軍演後,首次在8日召開線上記者會,多名將領全數着迷彩裝列席回應。針對外傳解放軍艦進入臺灣12浬,臺灣軍方嚴正駁斥爲假訊息,作戰計劃室次長葉國輝在記者會上強調,解放軍演習並未進入臺灣領空、領海。但有網民在記者會直播網頁留言說“明明進入12浬,國防部卻不敢說”。
情次室次長顏有賢說,4日起至今天(8日),中共機艦仍持續在臺灣周邊海空域實施聯合軍事行動,共艦每天在臺灣鄰接區24海里外保持13艘作戰艦、情搜船。中共空軍則在北部、西部、西南部、東部等,每天派遣戰機及預警機等,對臺海周邊實施威懾;中共也利用無人機襲擾臺灣東引、馬祖及金門。
【中共演習禁航區在 #臺灣海峽中線 以東】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August 8, 2022
【臺國防部:壓縮臺灣訓練空域】
臺國防部指自4日至8日,中共機艦持續於臺灣周邊海空域聯合軍事行動,共艦每天在臺灣24海里外保持13艘作戰艦情搜船,共機也在周邊威懾,但共機艦從未進入臺領空領海。並指中共演習區都在臺灣海峽中線以東,壓縮臺灣訓練空域。 pic.twitter.com/wfSBNd7cW7
解放軍劃臺領空領海爲禁航區 臺軍方抗議譴責
法律司長沈世衛指出,中共這次軍演陸續公佈七個禁航區,要求船隻及航空器不得進入禁航區,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方劃設的禁航區,已涵蓋臺灣領海範圍,且爲國際航班、航路繁忙通過的區域,臺灣已表達嚴正抗議、譴責。
沈世衛強調,海峽中線自上世紀五零年代以來一直存在兩岸之間的默契線,雖 不具國際法效力,但這條線的存在是事實。
沈世衛說:“中共這次所發佈的禁航區每一區域都在海峽中線以東,這對我們訓練空域的壓縮、對國際航班航路的相關影響非常重大,這種針對性的威懾,《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四款已有規範,任何國家不要使用武力威脅侵害他國領土完整或者是政治獨立,我們認爲中共對這些規範很清楚,我們希望他能知道並遵守相關的國際規範。”
比較兩次臺海危機 學者:臺灣這次沒挑釁
臺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沈明室近日發表“臺海危機再臨?兩次臺海危機比較”文章分析,北京只會將此次演習視爲“反獨鬥爭”的重大勝利,在美中外交事件下展現強硬態度,並沒有發動戰爭的意圖,因正值北戴河會議及秋天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時機敏感,勝負後果難料。
沈明室指出,相較一九九六年臺海危機,中國高科技武器增加,演習區劃設演習科目都增加,並跨越中線。九五、九六年只有飛彈試射及兩棲登陸演習;此次聚焦在火箭軍飛彈射擊、海空聯合火力打擊、轟炸機遠程奔襲、潛艦、航母執行反介入作戰,及網路攻擊、資訊戰、假訊息、無人機繞臺和外島上空等。
沈明室說:“並沒有要透過演習採取怎樣侵犯動作,聯合兩棲登陸、部隊集結,人也到了,由演習轉成爲對臺戰爭、或侵略戰爭的可能性就增加,但因爲偏重飛彈、海空,他其實是透過能力展現對臺產生嚇阻的作用,是跟九五、九六年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沈明室提到,1995年及1996年的軍事演習、臺海危機背景,主要因爲李登輝前總統接受美國國會邀請到康奈爾大學訪問,並發表演說,在中國鷹派將領張萬年等人要求下,江澤民同意對臺舉行軍演。當時1995年兩次軍事演習在臺灣北部海域,1996年則有四次演習,最受注目的是針對臺灣南、北海域的飛彈試射。在飛彈試射之後,則在福建東山島附近的舉行萬人聯合兩棲登陸演習。但因爲“啞彈”事件發生後,演習效用遞減,遂無疾而終。
至於這次臺灣軍方指出解放軍在4日對臺發射11枚飛彈,是反制佩洛西訪臺,臺灣方面並沒有發出對中方的挑釁語言。
北戴河會議上 習近平必須面對的臺灣難題
沈明室說:“同樣有點時機敏感的是,目前中共正在召開北戴河會議,這次演習裏可以看到,最高層官員就是外交部長王毅有出來講話,他比較偏重在對美、日、國際社會表達訴求,並沒有看到中央軍委或國防部長出來講恐嚇的話或者警告的話,甚至於在上次香格里拉對話,對美國、對臺灣表現強硬態度的國防部長魏鳳和也沒有出來講話。”
沈明室說,中方可能正在進行北戴河會議關鍵階段,沒有辦法個別地表達什麼樣的態度,政治局的人也沒有人出來,這表示軍隊侷限在東部戰區的部隊對臺施壓,中共中央似乎還保留一點彈性。
沈明室說:“這個彈性是說,當事態變得嚴重時,他其實隨時可以出面喊停的,當然,這樣的演習最後勢必以‘最後會勝利成功’來結尾,但它所造成的後果,譬如國際社會對臺灣的重視、讓臺灣問題的國際化,或讓國際社會更加認清中國對臺灣軍事威脅或擴張的意圖,就長遠來講,即使習近平獲得第三次的任期,他也要面對這些問題,尤其美中關係之間的變化,看樣子,美中關係大概是回不去了。”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夏小華 臺北報道 責編 陳美華 鄭崇生 網編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