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中國人 加拿大港臺新移民自我認同感強化
加拿大公佈最新人口普查數據,其中高達98%臺灣移民稱自己是“臺灣人”(Taiwanese),38%香港移民稱自己是“香港人”(Hong Konger)。由於這是首度問卷中有“香港人”的選項,專家指出,港、臺移民的自我認同感更強,這些數字未來應會繼續升高。
加拿大統計局每五年進行一度全國性大規模的人口普查。在去年的調查問卷中,在“族裔或文化來源”(Ethnic or cultural origin)的選項中,首度加入了“香港人”(Hong Konger)的選擇。陳亞力高中時期隨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居住在加拿大已經超過十年的他,當時毫不猶疑地在問卷上選擇了“香港人”,但他說,周遭很多香港長輩會選“Chinese”(中國人/華人),可能是一種習慣吧,連他自己在香港時也幾乎沒想過香港人和中國人的差別。“這是一個民族認同的問題吧,就是以前比較模糊,不太清楚自己是哪一個民族,真正對那個身分有了認同,也就是2012年以後的事情吧。”
加拿大公民協進會會長董達成說,過去的香港老移民和當前新一波香港移民潮所遭遇的大環境很不一樣。“90年代、70年代的老香港移民,會覺得他們是中國人,因爲他們和中國土地是有聯繫和感情的,但這幾年來的香港移民不同了,由於對中國統治香港方式的不認同,他們出走至海外,他們會更想凸顯自己是香港人的身分。”
加拿大人口調查顯示,有8萬1680人回答自己是“香港人”,佔出生於香港的移民總數21萬3855的38%。對照一下,出生於臺灣的移民中,自稱“臺灣人”的比例高達98%。
香港人認同興起
對於兩者數字上巨大的差異,長期研究人口和族裔影響的卑詩大學社工系教授殷妙仲說,38%是個令人欣慰的數字,因爲這是第一次在人口調查問卷上有“香港人”的選項,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直覺還是選了“中國人”。2016年首度列出“臺灣人”選項時,也沒有引發廣大效應,但2021年時透過多方宣傳,幾乎所有臺灣移民都做出了身分表態。“第一次有這麼多人的話已經不低,第一因爲這是新的選項,第二因爲我們(香港)本土的認同感形成時間不是很長,若沒有2019年這個事情的話,我猜這個數字可能更低。所以很多人填香港人的時候,其實是一種政治表態。”
出生在中國、但是居住在臺灣已超過70年的鄭女士,隨女兒移民加拿大有五年時間了,她去年寫問卷時也選了“臺灣人”。她說,儘管我的政治傾向比較偏藍,不喜歡臺獨,但我仍會說自己是臺灣人,因爲我對臺灣有很深的感情,覺得自己和中國大陸人的確不一樣。
殷妙仲說,現在的“臺灣人”已經是一種離散羣體、國際移民的概念(Taiwanese diaspora),不單是一種政治表態,香港人正在走臺灣人的路,未來單純的政治色彩會沖淡一點,添加了土地和文化的認同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加拿大香港人在調查中選擇“香港人”。
記者:柳飛 責編:鄭崇生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