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空難一週年: 是否涉人爲因素官方三緘其口
3月21日是中國東方航空客機在廣西墜機一週年。外界一直關注,這起造成132人罹難的嚴重空難是否人爲因素造成。中國民航局近日卻以事故罕見、複雜爲由,對調查進展三緘其口。有業內人士則促請中國當局把東航的內部資料公開。
中國民航局3月20日,也就是東方航空空難一週年前夕發出通報,強調技術調查組過去一年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這起事故非常複雜、極爲罕見,調查還在持續深入進行中。未來技術調查組會根據調查進展情況及時發佈相關信息。
2022年3月21日,#東航墜機 事故致機上123名旅客、9名機組成員全部遇難。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March 20, 2023
事故滿1週年前夕,官方發佈通報:事故“非常複雜、極爲罕見”,調查仍在進行,通報引發牆內網友不滿! pic.twitter.com/WyXINSH2Wu
饒自強是臺灣前空軍飛行員,也曾擔任民航客機正駕駛。他說,中國民航局的說法令人難以接受。
饒自強:“經過一年都沒有對外表示意見。我覺得這是難說得過去。如果座艙內的駕駛人員、機長或副機長有自殺式事件,我相信黑盒子裏面也會很清楚知道相關的操作數據。”
出事的東航客機在廣西梧州飛行期間突然以接近垂直角度、極速衝到地面。《華爾街日報》事後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駕駛艙內可能有人蓄意使客機墜毀。據報飛行記錄儀的數據顯示,控制系統輸入的指令推動飛機進入俯衝狀態,意味客機是按駕駛艙人員的指示行事。
曾擔任臺灣總統專機飛行員的張志豪對於中國民航局的最新說法感到“納悶”。
張志豪:“如果你的座艙語音通話記錄器能找到,而且能得到裏面的數據的話,理論上至少可以很容易分別出,這是人爲還是機械因素造成,至少可以有初步結果出來。”
業界:若空難乃人爲 將對東航構成極大衝擊
有二十年以上民航駕駛經驗的張志豪說,如果所有的證據都指向空難是人爲因素所造成,無論對中國民航局乃至東航都將構成極大打擊。
張志豪:“因爲人爲因素(造成的空難)理論上是不應發生的。尤其是目前民航技術和科技都那麼發達的情況之下,對飛行員的要求、訓練還有素質等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如果一切的證據顯示出來,它是人爲事故,無論對民航業者還是管理當局,應該都是非常大的衝擊。”
他促請中國當局把東航部分內部資料公開,以減輕外界的疑慮。
張志豪:“人員的訓練、公司內部的氛圍或者人員之間的一些狀態,應該都可以很快作出初步的結論或者報告。爲了避免外界懷疑或者有其他的一些想法,東航或者中國民航單位,應該儘快至少把這一部分的調查,先公佈給大家知道。”
這起重大空難發生後,東航一再重申飛行員的健康、財務和家庭狀況良好,並表明不可能有人闖進駕駛艙。不過去年5月,中國民航局宣佈建立安全“吹哨人”制度,以重獎鼓勵員工舉報身邊的安全風險隱患。
記者:高鋒 責編:許書婷 陳美華 梒青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