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外國制裁法細節公佈 外企處境更艱難

2021.06.10 16:35 ET
反外國制裁法細節公佈   外企處境更艱難
Photo: RFA

中國全國人大10日通過《反外國制裁法》,並在晚間公佈法律全文。學者分析,這部法律對外企影響最大,因爲明確禁止在中國境內的組織與個人配合美國的制裁措施,否則將面臨驅逐出境、凍結資產等處罰。

配合西方制裁 或面臨驅逐出境、凍結資產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在10日在北京閉幕,審議通過《反外國制裁法》(下稱《反制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後,即日實施。



10日晚間,當局公佈法律全文,其中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處罰“直接或間接”參與制定、實施對華制裁的組織與個人。反制裁的處罰方式包含拒絕入境、驅逐出境、凍結資產、禁止與中國境內實體或個人展開交易等。

“ 最主要亮點的是(法案的)覆蓋面非常廣,第四、第五、第六條是最重要,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制定、實施制裁的對象都可以包括在反制裁名單,比如配偶、親屬等等。”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的中國貿易和法律專家高樹超(Henry Gao)告訴本臺,去年,中國商務部出臺《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以及今年出臺的《阻斷外國法律與措施不當域外適用辦法》,都只是在商務部層級,效力較低。《反制法》則把中國反制裁的行動法源依據層級拉高。


1

美國務院: 制裁措施持續執行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背景說明方式告訴自由亞洲電臺,美國政府將會審視反制裁法的細節。發言人還強調,“我們並沒有被中國通過反制裁法的行動嚇到,並將繼續全力執行所有相關的美國製裁措施。”

另外,法新社報導,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Greg Gilligan)警告,反制裁法讓在華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他還說,中國在沒有徵求公衆意見的情況下倉促通過法律,嚴重損害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法律體系的信心。

歐盟商會會長伍德克(Joerg Wuttke )也說,“人們擔心新法將進一步破壞歐盟與中國的關係。”

“中國看起來很着急”

近幾個月來,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多國針對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族遭受迫害、北京和香港政府強推國安法破壞香港民主等行爲,對中國、香港官員以及實體進行了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14名副委員長也都被以強推《國家安全法》、破壞香港民主程序受到美國的制裁。這些人士與直系親屬被禁止入境美國,在美資產也被凍結。

學者分析,這是中國希望快速推動《反制法》的重要背景。

去年11月,習近平發表講話,呼籲共產黨要以法律手段捍衛中國的主權、尊嚴和核心利益。今年3月,全國人大在年度工作報告中表示,要圍繞“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長臂管轄”等,升級中國的法律 “工具箱”。

路透社報導,今年4月,《反制法》經過祕密的一讀後,今年6月人大召開傳出二讀消息的兩天後,法案就成文通過了。

報導引述歐盟商會會長、德國巴斯夫集團中國區總裁伍德克表示,“中國看來很着急。這種行動不利於吸引外國投資,或讓那些越來越感到在政治博弈中將會被當作犧牲品的公司恢復信心。”


歐盟商會會長、德國巴斯夫集團中國區總裁伍德克。(美聯社)
歐盟商會會長、德國巴斯夫集團中國區總裁伍德克。(美聯社)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稱,《反制法》的通過顯示了中國維護主權及核心利益的決心,不會影響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制定專門的反外國制裁法),是爲中國依法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和支撐”。汪文斌說。

學者:主要目標是威嚇外企

“我不認爲這(新法)會阻止美國政府的制裁,我認爲真正的目標是外國公司。”專研國際法的美國霍夫史特拉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則告訴本臺,“這是向外國公司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若你遵守美國的制裁措施,中國政府可能對你採取行動或起訴。”

古舉倫以H&M等外國廠商禁止使用新疆強迫勞動棉花爲例,“未來這些廠商若加入抵制,甚至只是發表聯合聲明(譴責強迫勞動),面對的不是隻有社交媒體上的攻擊,還可能違反中國法律。”

高樹超也提到,由於新法影響極大,中國官方可能會保守使用,不過,對外企有一定的威嚇作用。


(記者:唐家婕 責編:申鏵 網編:郭度)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