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发生医患纠纷 致死医生嫌犯为高三学生

0:00 / 0:00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北钢医院2月17日发生患者袭击医生致死事件。警方调查显示,嫌犯为一名曾经接受医生治疗的高中三年级学生。

中国大陆的医患纠纷近年愈演愈烈,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北钢医院医生孙东涛,成为此类报复案件的最新受害者。

当地公安分局在2月18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通报,17日上午十点半左右,北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冬涛在科室坐诊期间,遭遇一名年轻男子手持约50厘米长的铁管闯入。孙医生头部遭行凶者击打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表示,接报后正在医院巡逻的执勤民警将仍手持铁管的嫌疑男子抓获。 经查,嫌犯为年仅19岁的高三学生,今年1月16日至1月23日期间曾在北钢医院治疗鼻部疾病。出院后,嫌疑人曾3次返回医院复查,因对孙医生的治疗结果不满,于是心生报复。

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 的画面显示,北钢医院耳鼻喉科室的附近走廊上,均装有多种监控设备。随着中国近期医患恶性事件日趋升级,相关“医院安检”或“每50张病床配备保安”的建议提案,也一度引起社会热议。

本台记者18号电话采访了广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曾军,他将北钢医院发生的惨案形容为医疗行业“最黑暗的一天”:

“这件事的轰动性还是很大的, 似乎对医生的良知或者不合理的要求、误解都极其了新的公愤。最近在微信上有非常多医护人员发起强烈的抗议,希望引起政府和社会对医疗系统的重新认识。”

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日前刊文指出,由于中国医患矛盾的暴力程度升级,在中国当医生更像是从事一种危险职业。

仅在去年10月17日到25日间,中国广州、沈阳、南昌等地接连发生多起涉及医患纠纷的恶性事件:10月17日傍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一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后,多名家属闯入重症监护室打砸;10月20日,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骨科,一患者将医生连刺6刀;10月22日,南宁120急救医生出诊过程中,遭患者家属殴打及持刀威胁;10月25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故意伤害案件,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赞宁认为,中国医患恶性事件如此频发的原因与国家的卫生责任立法不当,及政府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不足等因素有关:

“杀医事件愈演愈烈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个就是法学界没有弄明白医患关系;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一个负责人的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太少,这样就把老百姓与政府间的矛盾转嫁到了医生头上;第三个原因我认为大陆人民缺少一个宽容的群体,这是由于党文化造成的。”

张赞宁教授表示,中国就医患关系的适用法律范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经历过从行政法律到民事法律等不同时期。因缺乏有效的立法听证和审核程序,目前医患关系适用民事法律的原则不但助长了追求有偿医护的商业利益,更使得医生与患者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受到伤害。同时,由于政府对公共医疗的投入不足,民众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的不满情绪也更多发泄在了第一线医护人员的身上。

广州第一医院的曾军医生则认为,齐齐哈尔的患者“杀医”事件揭示出了中国医疗界目前一种普遍的无奈和悲哀:

“(医务人员)没有什么光明的感觉、充满了黑暗。似乎非医疗系统的人们对这些消息一点都不感兴趣,形成了冷与热鲜明的对比。我想这些事以后还会发生,为什么?似乎没有更好的对策,也没有更深入的法律解决(途径)。所以,政府到底是怎么样引导的?新闻媒体对老百姓又是怎样引导的?也都存在一些误导或老百姓对医疗系统的怨恨,这些都是我们深思的内容。”

据中国“东北网”的报道,齐齐哈尔北钢医院全体医生、护士星期二下午,为遇害的孙东涛医生举行了追思会。众多同事在回顾孙医生多年工作业绩后,将手持的蜡烛摆放成心形,寄托哀思。

(记者:何平 /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