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裁福島排廢 日本對華出口斷崖式下跌
受到中國製裁福島排放核廢水的影響,日本8月份對華出口出現大幅下跌,除了水產,食品和半導體的出口量也在減少。另據日本媒體透露,過去三週,日本駐華使館已累計收到超過40萬通騷擾電話。
根據日本財務省公佈的數據,8月份,日本對華進出口均出現下滑,包括水產類等食品在內,日本對華出口金額爲141.86億日元,同比減少41.2%,是自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的最大跌幅。財務省表示,出口大幅減少與中國針對福島排放核廢水的相關措施有關。
此外,日本8月份對華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金額爲1113億日元,雖然同比增長0.9%,但是以數量計算則下降20.6%。
學者:核廢水事件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正在擴大
研究中日關係的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林泉忠表示,核廢水事件使日本水產對華出口斷崖式減少,但其他食品、商品對華出口和進口同步減少則超出預期,這反映出核廢水事件對中日的影響正在擴大。
林泉忠:"這次核廢水的影響,連包括日本的其他食品,甚至其他產品也有下降的趨勢,顯示雙方之間已經出現某種程度的脫鉤。經貿是維持中日關係非常重要的支柱,這次的核廢水事件已造成超越經濟層面的不信任,是雪上加霜。如果這樣持續下去,中日關係就非常難看到有回溫的可能性。"
林泉忠表示,值得留意是,日本抗議中國在其專屬經濟區水域設立浮標的事件會否引發兩國新一波的矛盾,從而使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
學者:騷擾電話事件影響日本民間對華印象和交流
共同社稍早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披露,日本駐華大使館在過去3周已累計收到逾40萬個來自中國國內的騷擾電話,內容全是針對福島核廢水排放。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阿古智子表示,中方的電話騷擾不只對日本政府機關,也對日本民間造成困擾,影響日本人民對中國和中國人的印象。
阿古智子:"給日本使館打的電話,還有在日本也有很多商店和企業還收到騷擾電話,實際上他們的生意和工作都受到影響,所以日本人和社會對中國的印象已越來越差。但是我們比較小心一點,不要容易被煽動,不要被他們影響,社會總體來說反應是比較冷靜的。"
阿古智子表示,日本民間已出現與中國保持距離的心態,人們到中國遊學或工作會特別小心,這種情況對雙方的民間交流也會造成影響。
學者:深化仇日情緒 中方得不償失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表示,中國借核廢水事件對日本官方和民間進行同步報復的行爲,加深兩國矛盾,對此時的中國而言並沒有好處。
宋國誠:"在外交的情緒上,或者是民族主義的鬥爭當中,中國可能是勝了一個回合;可是在中國面臨經濟崩潰的情況下,無論如何日本也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如果中日仇恨繼續下去,只會減少日本資本進入中國,甚至導致日本的企業退出中國,等同是'損人八百,自損一千',得不償失而且適得其反。這是愚蠢外交的結果。"
宋國誠表示,中國以經濟作爲武器對日本進行圍堵的手法,會增加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壞印象,只會增加中國被國際孤立的可能。
記者:陳子非 責編:陳美華 何平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