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習近平將訪俄另與烏總統對話 欲突破美中競爭關係

2023.03.14 11:02 ET
外媒:習近平將訪俄另與烏總統對話 欲突破美中競爭關係 習近平與普京
路透社視頻截圖

路透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劃最快下週赴莫斯科與普京會面,這比之前的預期更早。中國外交部僅重申,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致力於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披露,習近平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俄烏戰爭以來的首次對話。分析指,在後疫情時代,習近平試圖在大國外交尋找出路,突破美中競爭關係。

 

 

上個月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會面時曾主動宣佈,等待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訪問俄羅斯,雙方已就此達成一致。《華爾街日報》日報此前報導,習近平訪問莫斯科時間可能在4月或5月初進行。然而,路透引述消息人士稱,習近平最快於下週前往俄羅斯訪問。

 

2023年2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會晤中國外交主管王毅。(美聯社)
2023年2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會晤中國外交主管王毅。(美聯社)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告訴記者,按照慣例,官方外訪的宣佈是通過雙方的協議同步協調的。“當有這種準備時,我們會讓你知道。”

臺灣安保協會副祕書長何澄輝接受本臺訪問時分析,俄羅斯在被孤立下,無論在經濟、軍事、國際政治都需要中國提供援助,俄羅斯對這次訪問的期待更高些。另一方面,關於習近平訪俄的訊息都是被動被揭露,何澄輝認爲,中俄之間結盟呈現曖昧狀態,中國需要俄國軍工產業等軍事技術獲取,這是中國在突破封鎖下的途徑之一;然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無疑是失敗的,中國若要一面倒向俄羅斯,將使矛頭轉往中國,也不利它在周邊地區的擴張行爲。

“它始終希望以俄羅斯爲‘盾’,開路或後援的‘盾’,這是中國的想法。”何澄輝繼續說道,“我相信習近平有意願訪俄。但最大的差異是俄羅斯希望高調,而中國希望低調進行。”

分析:中國依賴烏克蘭取得關鍵軍事技術 不樂見烏遭俄控制

在習近平訪俄的消息傳出後,《華爾街日報》也引述消息人士稱,在習近平與普京會面後,將與澤連斯基舉行視訊會談。報導稱,如果兩人直接對話,將是標誌着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促和的一項重大舉措。目前爲止,中國的相關促和行動在歐洲受到懷疑。對話如果成功,將提升中國作爲全球大國調解人的聲譽,之前中國居中斡旋,促成了沙特阿拉伯與伊朗之間的外交突破。

臺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陶儀芬對本臺表示,兩會結束、中國新一任政府上臺,從中東伊朗與沙特恢復外交關係,中國所扮演角色,可以看出王毅非常積極地在後疫情時代,讓中國在國際扮演正面角色,突破美中競爭關係。因此在俄烏戰事,中國也擺出這樣的姿態。但是目前俄烏間還看不到俄烏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束戰爭方式。

“習近平現在最在意經濟與安全,需要較穩定的國際環境,在美中競爭中,美國在經濟、軍事都給中國很大壓力。在20大後外界看習近平越來越極權,在此情況下,我的直覺判斷中國積極地想讓外界看到,它是一個國際秩序積極的維護者,不是破壞者。”陶儀芬說。

何澄輝指出,過去中國利用烏克蘭相對艱難的狀況,獲取想要的軍事技術,遠一點從遼寧艦的取得、殲16的發展,乃至後期試圖收購馬達西奇(Motor Sich)發動機製造公司,烏克蘭一直是中國獲取它欠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如果烏克蘭完全被俄羅斯控制,對中國戰略也是不利的。

他認爲,中國也希望透過與澤連斯基對話,達到在國際關係等方面和美國相抗衡的目標。“如果促成停火,從現實考量不太可能。如果某種程度的停火,或是明斯克協議的下一個版本,這可能是中國的目的。一方面既拉攏俄羅斯,同時又在國際間扮演相對和平的角色。”

拜登將與習近平通話

另一方面,據路透報導,美國總統拜登13日在加州聖地牙哥與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會面時,被記者問及是否很快將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話?拜登回答“是”;記者追問是否會告訴媒體兩人何時對談,拜登說“不會”。對此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中國人大結束後,而且中國領導層回到北京,新政府官員就任後,兩人有機會通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在例行記者會回應表示,中美之間保持着必要溝通,中國認爲溝通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增進理解,管控分歧,不能爲溝通而溝通。

陶儀芬表示,美中雙方都宣稱不想開啓新冷戰,但是在經濟、軍事上,兩邊競爭態勢日漸激烈,政治上還是要保持可對話的渠道,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

 

記者:黃春梅    責編:許書婷 陳美華 梒青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