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呼籲加強立法 跨部門執行對華投資禁令
隨着美中競爭的加劇,爲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利益,多位專家本週二呼籲美國國會加強立法,提高透明度,以更好地執行總統拜登去年簽署的對華投資禁令。
去年八月,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主體投資中國半導體及微電子、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領域,以此防止美國資本用來幫助中國增強軍事能力。但這項投資禁令一經簽署,招致美國立法者的批評。一些共和黨人批判該項禁令推出得太晚,且限制範圍過於狹窄。
2月13日,在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舉行的研討會上,多位美國專家表示,國會應加強立法,以更好地執行相關對華投資限制措施。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中國經濟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批評說,美聯儲等相關機構披露的投資數據缺乏透明度,這使政府、國會乃至美國全社會並不能清楚地瞭解到底有多少資金流向中國。此外,他還表示,由於上述投資禁令尚未實施,各個部門在執行方面仍有缺陷。
他說:“在我看來,這個行政令很弱,還沒有生效、實施。……2017年,甚至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美國資本還在大量湧入中國。國會有責任阻止資助有朝一日可能殺死美國人的技術,做到這一點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實際發生的情況。”
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教授克里斯托弗·福特(Christopher Ford)指出,北京目前越發將貿易武器化,並試圖通過對投資者、企業家等施加經濟壓力,以左右他國的政策動向,而這並非新鮮事。
“中共非常擔心資本外逃,似乎對資本外流的審查越發謹慎。對於任何表明對中國經濟缺乏信心的跡象,它都非常不安,它完全願意對任何作出或說出令其不滿事情的外國實體施加處罰。”他強調:“這種狀況意味着,出於政治原因而非經濟原因,對中國的投資很容易轉變爲槓桿工具。”
福特教授指出,目前外國投資者受限於無法從中國自由返回投資的獲利,很容易受到北京的威脅,從而爲其服務。這也是美國商界歷來爲中國遊說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強調,美國必須提高透明度,瞭解資金在中國的去向並評估其影響,至少建立某種干預能力。
美國國會衆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上週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五家美國風投公司向中國公司投資了至少30億美元,總投資額的近三分之二流向了人工智能領域,而相關中國公司開發的技術則被應用於當局侵犯人權的行動。
美國白宮國安會前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在研討會上表示,受到華爾街的壓力,美國財政部自2021年以來並未更新特別指定國民(SDN)清單。
去年年中,《對外投資透明法案》(The Outbound Investment Transparency Act)作爲國防法案的一項修正案,被正式引入國會審議。但簡以榮批評說,該項要求美國財政部在審查對華投資問題上,擴大與商務部等機構進行跨部門合作的法案,至今仍在參議院擱置。
他說:“我認爲,這項法案在金融制裁方面是全面的。但我擔憂的是,財政部通常是沉默的,他們在適用制裁的行動中往往會更加保守。”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高級政策顧問布萊恩·布拉克(Bryan Burack)則指出,目前在國會兩黨議員中,主張透明度及細化部門投資禁令的一派正在佔據上風。但他擔憂,由於政治之爭,相關立法可能會繼續被擱置,甚至流產。
《華盛頓郵報》此前披露,正在積極開展競選的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公開表示,如果贏得大選,他將重啓對華強硬政策,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統一徵收高達60%的關稅。美國彭博社週二的一篇分析文章更警告說,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美中貿易額降至爲零。
記者:經緯 責編:何平 網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