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祭出芯片管制新規:嚴限制造商在華業務

2023.03.21 14:27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美國祭出芯片管制新規:嚴限制造商在華業務 美國商務部本週二(21日)發佈新聞稿,宣佈了有關對華芯片產業的最新限制措施。
路透社資料圖片

美中科技競爭升級之際,拜登政府將出臺更爲嚴格的對華芯片限制措施。其中包括,針對獲得美國聯邦政府資金支持的半導體制造商將被限制在華業務。

 

 

美商務部:芯片製造商不得擴大在華業務

美國商務部本週二發佈新聞稿,宣佈了有關對華芯片產業的最新限制措施。其中包括,聯邦資金受益廠商不能在法律規定的“關注國家”(中國和俄羅斯)擴大先進產能,這些公司被要求在涉及28納米和更精密邏輯芯片產能時,投資支出不得超過10萬美元,或將相關產能擴大5%以上;也不能將傳統芯片的產能擴大10%以上。

此外,接受聯邦資助的廠商也將被禁止與相關外國實體進行聯合研究或發放技術許可。而這些外國實體名單將被擴大至商務部的實體名單、財政部的中國軍工企業名單,以及聯邦通信委員會有關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設備和服務商名單,涵蓋範圍包括華爲、商湯科技和長江存儲等中國芯片製造企業。

美國商務部表示,如果接受聯邦資金廠商違反上述規定,美國政府有權收回全部聯邦撥款。

“《芯片和科學法案》資助的創新和技術,是我們計劃擴大美國和盟友的技術和國家安全優勢的方式。這些護欄將有助於確保我們在未來幾十年,保持領先於對手。”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21日的聲明中說。 “該法案從根本上說,是一項國家安全倡議。這些護欄將有助於確保惡意行爲者無法獲得可用於對付美國和我們盟友的尖端技術。 ”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美聯社)

她還表示,美國將繼續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合作以推進該項議程。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告訴本臺,美國此舉是試圖通過切斷芯片供應鏈,與中國脫鉤,並進一步限制中國製造高精尖芯片的能力。

葉耀元說:“(美國)就是要這些芯片製造商知道,你今天要做我的生意就不能做它(中國)的生意。”

專家:新規將屏蔽中國囤積西方芯片

美國彭博社指出,這些“護欄”昭示着華盛頓挫敗北京野心的努力,同時也在確保支撐革命性技術的供應安全,包括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及日常電子產品組件。上述限制措施的影響範圍,涵蓋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行業領導者,如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公司等。而對臺積電而言,美方的新限制措施更將影響其升級或擴大位於南京的工廠,該工廠主要生產28納米和16納米芯片。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中國問題專家何天睦(Timothy Heath)在書面回覆本臺採訪時指出,這些限制措施的影響可能並不侷限於針對製造商本身。

他說:“這些限制不會對中國的半導體制造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因爲困難主要在於中國自身無法建立正確的產業和技術。這些限制將主要影響中國通過囤積西方生產的半導體,來規避自身侷限的能力。”

葉耀元也認爲,由於芯片廠商的在華業務多爲傳統芯片製造,雖然美國的限制措施短期內會影響到28納米及更先進製程芯片的產能,但長期以往,這些公司會減少對華投資並進行技術轉移,中國所受的負面影響將更爲深遠。

過去幾年,美國通過建立實體名單的機制,有效限制了中國科技公司獲取美國技術,並通過實施出口禁令、禁止本國技術人員爲中國芯片行業工作等措施,一再收緊對華限制力度。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致力於突破美國的技術壁壘。英國《金融時報》此前披露,中國正加大對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和華爲等本國製造商的扶持,包括放寬補貼條件,使這些企業在國家支持的研究項目中擁有更多控制權和資金。此外,中國政府近日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並重組了科學技術部,試圖以此建立與芯片製造商更爲密切的合作,與美國的芯片限制措施相抗衡。

 

記者:經緯    責編:何平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