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籍法官爭議蔓延澳洲 學者:盼澳籍法官守護香港司法
香港黎智英案近日成爲國際輿論焦點;連帶有關《港區國安法》實施造成香港法治備受衝擊的問題,也再度引起國際關注。隨着香港司法獨立日益受到質疑,澳大利亞籍法官繼續留任於香港終審法院,是否形同替香港司法體系背書的問題,再次引起澳大利亞輿論爭議。
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已經有3位英國籍和1位澳大利亞籍法官拒絕繼續擔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海外法官。目前香港終審法院的10位非常任海外法官當中,有3位是澳大利亞籍法官──分別是範禮全(Robert French)、紀立信(Murray Gleeson)、甘慕賢(William Gummow);而同樣是澳大利亞籍的施覺民(James Spigelman),則是在2020年9月──也就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兩個月後──辭退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海外法官職務
前澳大利亞外交部顧問派博(Hugh Piper)在11月底於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網站發表文章,他指爲了避免替香港司法體系背書,澳大利亞政府在必要時,可考慮推動立法禁止澳洲公民在特定的外國法院任職。
香港司法受到干預的問題,已引起國際興論譴責。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RW)稍早發佈新聞稿,指黎智英案是一場「司法鬧劇」;「人權觀察」澳大利亞分部主任皮爾森(Elaine Pearson)向本臺指出,香港政府剝奪黎智英接受公平審判的權利,反映出香港法治已備受衝擊。
皮爾森:「香港特首介入,阻止海外律師替涉及國安法案件的被告辯護;被告黎智英自從2020年12月被延長羈押至今,當局要求他必須先說服法官,讓法官相信他不會危害國家安全才能保釋。這樣的保釋要求是苛刻的、不必要的、不合乎比例的,而且違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香港的習慣法傳統。」
隨着香港法治走向崩壞,有關澳大利亞籍法官留任於香港終審法院,可能會被香港政府利用作爲宣傳工具的問題,也成爲了爭議焦點。
皮爾森:「的確有人提出相關質疑,特別是爭取香港民主人仕指出,海外法官留任是認可了香港司法體系的正當性。」
但皮爾森同時強調,由於法官的獨立性必須受到尊重;故此她認爲,對於海外法官到底是否該留任香港終審法院的問題,外界不宜干涉介入。
悉尼大學法律系教授凌兵向本臺表示,他認爲澳大利亞籍法官繼續留任於香港終審法院的問題,是屬於法官個人決定的範圍。他同時指出,海外法官留任於香港終審法院,對守護香港法治是有作用的。
凌兵:「要問的問題就是,我們怎樣能夠讓香港的法治少受一些損害?我們怎樣能夠讓司法獨立、司法權威,包括香港居民的權利能夠多得到一些保護?」
凌兵指出,香港法律制度並不會因爲海外法官辭職而獲得改善。
凌兵:「一個外國法官退出香港司法機構,根本不會對香港現有司法制度有任何促進、有任何幫助;相反,每一個法官退出,就等於讓香港司法制度和香港法律機構離開普通法傳統又更遠了一點。」
凌兵相信,要維護香港的普通法傳統,香港需要更多外國法官留在香港的司法機構。
記者:丘德真 責編: 嘉遠 網編: 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