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能否扮演推動臺灣入聯的重要推手?
聯合國正在召開年度大會,臺灣積極爭取希望加入聯合國,多位加拿大政要紛紛聲援臺灣。有學者認爲加拿大曾經於60年代贊成“兩個中國”同入聯的方案,加拿大的“一箇中國模式”也獲得很多國家仿效,希望加拿大能再度站在前列,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
臺灣能否加入聯合國?最近成了加拿大政壇和媒體圈討論的焦點之一。
多位加拿大參衆議員公開在推特上發文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例如衆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馬凱在推文上回憶起今年4月訪問臺灣的感受,稱當時“見了臺灣總統,親眼目睹臺灣人民卓越的民主精神。他們應該在聯合國席位上佔有一席之地,他們的聲音是無價的。”
被臺灣人民稱爲“拼字哥”的衆議員古柏(Michael Cooper)說:“民主臺灣被排除在聯合國系統之外的原因只有一個:北京的欺凌。加拿大政府應加倍努力支持我們的盟友臺灣爭取有意義的參與。”
參議員麥唐納(Michael Macdonald)則發推文說:“排除臺灣只會降低這些國際機構的可信度。”
渥太華大學教授史國維(Scott Simon)表示,加拿大一向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和ICAO(國際民航組織),儘管加拿大現在尚未直接表態支持臺灣成爲聯合國會員,但加拿大曾經於60年代贊成“兩個中國”同入聯的方案,加拿大政府在70年代和中國建交時,對臺灣地位時曾明確白紙黑字說:“注意到”(takes note)中國政府的立場,並非“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史國維說,這個加拿大模式的框架,隨後被數十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仿效。加拿大一向是論理說法很透徹的國家,可以用一些範例來向國際社會說明,爲什麼臺灣加入聯合國不是問題。
“例如說你可以說以前兩個德國都在聯合國啊,你也可以說兩個韓國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如果南韓和北韓可以,那爲什麼大陸和臺灣不行呢?會員國問題是有一些可以包含其他的狀況的。”
美國就是從法理上探討臺灣地位問題,早前衆議院表決通過《臺灣國際團結法》,就是在釐清聯合國1971年通過的2758號決議並未涉及臺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的合法代表。
聯合國副祕書長穆罕默德(Amina Mohammed)日前公開表示“成員國必須找出一種方法,來確保我們不會將任何人排除在外”。
駐加拿大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曾厚仁說,他最近遇到加拿大政界人士,都不斷說明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案究竟代表了甚麼?臺灣要爭取甚麼? “我把我知道的告訴他們,有關對臺灣的氛圍現在有2758號的東西,這裏國會議員並不知道這個意義在哪裏,但慢慢地這個東西會散播開來,那個漣漪的效應會慢慢到其他理念相近的國家。”
加拿大多家媒體如《國會山莊時報》《溫哥華太陽報》《多倫多太陽報》都刊登了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和駐外處長劉立欣的專文,呼籲加拿大支持臺灣入聯。
加拿大臺灣僑界也以多種方式支持臺灣,剛過的週末,數十名溫哥華臺僑主動在街頭髮送傳單,向來往路人說明臺灣入聯的重要性。僑務組長陳碧蓮說:“現在無論甚麼族裔人民都知道臺灣和中國的不同,這和10幾年前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記者:柳飛 責編:嘉遠 網編: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