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雲看中國” 美議員:中國沒有人權

近年來,美中兩國在涉及人權、貿易、科技,以及臺灣、香港、西藏、新疆等問題上的分歧日趨明顯。本週二,多位美國學界和政界人士再次對中國劣跡斑斑的人權問題公開表達關注。
臺灣的總統蔡英文即將出訪中美洲友邦危地馬拉與伯利茲,而過境美國期間,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與蔡英文的會晤則成爲輿論熱點。外界同時擔心,美臺上述會晤恐再次觸動北京的敏感神經,從而危及臺海乃至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議員:美國正在承擔中國擴張的成本
本週二,在美國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舉辦的研討會上,多位與會學者對中國日益擴張的全球威脅表達擔憂。
美國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指出,美國在2008年面臨金融危機時,中國藉機吸取外國投資而在國際體系中快速崛起,“在歷史中的多數時候,中國都是有錢且有權的國家。但是中國現在在更快速地擴張財富與權力,這些成本卻由美國承擔。”
蔡英文有望實現對美外交突破
近日,中國宣佈與臺灣的邦交國洪都拉斯建交正式外交關係,從而也進一步削弱了臺灣的國際主權。本臺此前報道,在臺灣與洪都拉斯斷交的記者會上,臺灣的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中國對洪國利誘未曾停歇,洪國亦同時向臺灣索求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鉅額經濟援助,並就臺灣及中國提供的援助方案進行比價。
針對蔡英文過境美國,以及預期與衆議長麥卡錫的會晤,臺灣前外交部長陳唐山向本臺表示,過去臺灣的總統過境美國受到許多限制,很難與美國政治人物會面,因此若是蔡英文此行與麥卡錫會面,將是美臺關係的一大進步。
“從馬雲看中國”
週二的上述研討會上,魯比奧參議員重申對中國打壓臺灣的看法。他同時指出,中國致力於影響力擴張的最終目標不只是變得強大和富有,北京當局真正想做的是重塑國際秩序。不過,中國政府向世界定義的民主、人權等價值卻存在諸多問題。
魯比奧說:“對他們而言,人權是要求人們完全遵循政府的指令。你可以問問馬雲,富有的人在中國有什麼人權?他在過去一年中對於自己的遭遇閉口不談,如果最富有的人都面臨這樣的待遇,中國政府會如何對待一般百姓?我可以告訴你,他們把新疆的維吾爾族人關入集中營,他們把西藏文化抹除,他們對參與六四運動的人進行屠殺,他們完全不在乎自己的人民。”
魯比奧強調,美國不能讓世界體系落入中國手中,美國應該持續強化自身供應鏈,以及強調美國的價值基礎,如此才能使美國持續富強,並且圍堵中國在世界的擴張。
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傑夫·史密斯(Jeff M. Smith)也在會上指出,美中兩國目前已經進入新冷戰狀態,不過美中如今的處境和當初美國與蘇聯的情況相當不同,兩國儘管在政治上意見越發分歧,但是在經濟上,兩國卻有貿易越來越互賴的趨勢:“這樣的現況爲美國以及美國的盟友製造出弱點,這也將爲美國在新冷戰中製造更多挑戰。”
記者:唐緣媛 責編:何平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