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中國助理被抓 駐華外媒如履薄冰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證實,他們北京辦事處的中國籍員工範若伊(Haze Fan)被官方以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理由拘留。中國今年大規模驅離數十名駐華外籍記者後,現在對爲外媒工作的中國籍助理下手。有分析認爲,中國官方目的在“殺雞儆猴”,外國媒體在中國的處境如臨深淵,還可能更黑暗。
“這差不多跟綁架似的,差不多就像綁架。”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ret)這麼形容範若伊的遭遇。
範若伊於北京週一時間中午後和彭博社失聯。彭博社發言人11號證實,中國官方以她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爲由,便衣安全人員把她從她的住處帶走,彭博社非常擔憂她的處境,並積極與中國當局溝通以瞭解她的情況。
潘文1989年擔任美聯社的駐華記者,報導天安門事件卻遭中國官方認定他”非法採訪和歪曲報導”,要他限時72小時離境。他1998年回到中國擔任《華盛頓郵報》北京分社社長,雖然也被中國官方驅離過,但也經歷過中國官員敢對外國記者打開天窗說亮話的黃金時代。然而,外國媒體在中國曾有的短暫美好時光已經“回不去了”,至暗時刻還沒到來。
“(情況)還可能繼續往下走,現在特別緊張,但是主要對中國公民給外國記者做事情的那些人,壓力特別特別的大,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這就是殺雞給猴看的。” 潘文告訴本臺。
被抓被關 那些前仆後繼的外媒中助們
寒蟬效應早就發生了。從驅趕外國記者,到這一次範若伊被抓,外媒記者微信朋友圈羣裏,沒有人公開討論此事,當然是“你懂、我懂”的理由。
“我們的處境從來沒好過,現在是更糟了,唉!”大嘆一口氣的S還在爲一家歐洲媒體當助理。這十年來,她曾因爲“違規”陪同她的外籍同事到現場採訪,被帶走約談過,聽到範若伊的消息,她氣得久久說不出話。
S出於安全考慮、且沒有獲得她所服務的媒體授權,不能具名受訪。在中國,像S這樣的人對新聞充滿熱忱,中、英文流利,有的甚至還會三、四種外語,但他們對外永遠只能是“中國助理”,即使有時候是S自己獨力完成報導,但在文章發表後,光環與影響力永遠是她口中的“大Boss”、也就是外國記者的。
北京有規定,在中國,公民不能擔任外國新聞機構的記者,他們只能爲外媒擔任翻譯或助理。一些外國通訊社會讓中助的貢獻得到應有掌聲,會讓他們的名字一同出現在報導中。
即使桂冠不在他們身上,但是S爲了那自由的寫作與學習空間,她還堅持在外媒圈奮戰,儘管看着許多優秀中助同行有的轉行到外企,有更好的收入與安穩的工作;有的到國內新媒體當上了資深編輯或記者,但“官方頒給你正式的記者證,卻是戴着腳鐐、要你跪着走路。”S說。
外媒中助遭關押有先例。《紐約時報》前助理趙巖2004年就因泄露國家機密罪遭逮捕。《紐約時報》當年在前領導人江澤民辭去中央軍委主席十天之前就率先報導,儘管後來最高可判處死刑的“泄露國家機密”的罪名不成立,但官方又以欺詐罪判處趙巖三年徒刑,他直到2007年才獲釋。
優秀外媒中助 壓力下前仆後繼
中助是外國媒體一篇篇關於中國的精彩報導的幕後無名推手。潘文就說,他當年在北京的兩個中國助理,都是特別優秀的人,“他們對我們的幫忙特別大,沒有他們的話,我們是幹不下去的”。但現在,還有點新聞理想的中國人前路在哪?潘文無奈,“這實在太難回答,現在各方面的壓力都太大了。”
今年疫情開始以來,中國官方先是註銷了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多個媒體的駐華記者簽證。和《華爾街日報》處境相似,許多外媒的中助是他們的新聞編採重要支柱,但現在,中國把矛頭對準這些中文助理們。
美國的《外交政策》雜誌副主編帕爾默(James Palmer)就告訴本臺,“自從習近平上臺後,受訪者更不願意公開受訪,採訪記者和受訪者都承受更高風險,而對爲外媒工作的中國僱員來說,情況更惡劣了。”
根據範若伊在LinkedIn上的公開資料,她2017年任職於彭博前,曾受僱於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C)、半島電視臺,以及英國路透社。
範若伊被拘留前,中國官方電視臺環球電視網(CGTN)英語財經節目主持人、澳大利亞籍的程蕾也因涉嫌危害國家安全遭逮捕。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透過推特發聲明說,對範若伊被逮捕表達擔憂,正向中方尋求瞭解事件真相。
倡導新聞自由的國際組織無國界記者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edric Alviani)則告訴本臺,截至目前,無國界記者組織統計,中國至少已逮捕了包括範若伊在內、180名新聞工作者,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中國官方,儘快釋放包括範若伊在內的所有新聞人。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鄭崇生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