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民爆料,浙江警察学院的一名教师不仅虐杀猫狗,甚至将虐杀短片上载到QQ聊天群,并在群内传授经验、分享虐杀成果,更声称自己今年上半件已虐杀三百只动物。有专家告诉本台,虐待动物其实跟犯罪有很强的关联性。
据网民爆料, 浙江警察学院教师王照蔚在QQ聊天群内化名“兴汉龙腾”,在群内时常发布自己虐杀动物的影片,并与同好分享心得、经验,包含活剖、热水烫等残忍手法,也曾在网上看到野猫领养文后赶赴现场虐杀街猫并分享成果。
根据已曝光的聊天内容,他曾表示今年上半年已虐杀300多只动物,光是6月份就杀了20只猫、5条狗,更发豪言壮语说下半年还要再杀100只。
王照蔚为浙江警察学院侦查系教师,曾在2017年负责研究《网络婚恋交友中的诈骗防控研究》项目。网民交叉比对后发现,这篇论文英文版的作者联系邮箱,与化名“兴汉龙腾”的网友的帐号邮箱相符。消息曝光后,浙江警察学院表示已经展开调查,警方也已介入,不过尚不清楚王照蔚是否遭到停职。
动物保护组织行动亚洲(ACTAsia)创办人、英国伦敦大学讲座教授苏佩芬指出,当今社会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较低,社福辅导、体制内的稽查或相关法定等基本配套措施仍显不足。
“对于动物保育的部分,我们依然停留在相当初浅的位阶,因为位阶的认识比较低,它的意识性没有那么高,所以整个配套……其实非常薄弱。”苏佩芬说。
苏佩芬强调,虐杀动物的行为仅为冰山一角,背后的心理因素及社会成本不容小觑。她指出,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显示虐待动物的行为与暴力行为有关,许多动物暴力的施虐者在未来也极可能对人施暴;另一种可能性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是被施暴的受害者,因而造成心理或行为的偏差。
“他现在可以杀猫、以后可以杀人,或是更大的暴力犯罪……甚至在很多研究说,虐待动物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警讯,他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受害者。”苏佩芬说。
今年中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虐待动物法》的议案,虽然公众对于立法的呼声极高,《反虐待动物法》依然未能出台。带头起草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时任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常纪文曾告诉中国媒体《新京报》,有舆论质疑“人”的福利问题尚未解决,不应先行解决动物福利。
设于美国旧金山的“多多关怀动物基金会”创办人巩增恒告诉记者,中国近年才通过家暴、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立法,少数人认为对于动物的保障不应优于人类,因此并无重视反虐待动物法的重要性,也忽略动物暴力行为对于人类安全会构成潜在威胁。
“虐待的行为不及早阻止,他们都是社会的一个定时炸弹……虐待动物的事情是很复杂的(complicated),也是很值得重视的议题,不是只是烫一只猫、踢一只狗,没什么了不起,这个(行为)背后对整个社会的伤害是很大的。”巩增恒说。
目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将虐待动物行为列为一级重罪(Class-A felony),认为虐待动物行为是其他犯罪的关键指标之一。建议制定《反虐待动物法》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也曾公开表示,根据犯罪心理学调查,部分恶性刑事案件当事人即曾经受到过虐待动物信息的影响。虐待动物行为不仅危害动物,也可能进而危害社会治安,须有有效法律遏止。
记者:陈品洁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