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黨慶前 中共加碼高校管控和紅色教育

2021.04.27 17:17 ET
百年黨慶前  中共加碼高校管控和紅色教育 百年黨慶前 中共加碼高校管控和紅色教育
RFA製圖

中共近日修訂《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學者擔憂這將進一步打壓學術自由。而在中共建黨百年前夕,“紅色旅遊”熱潮興起,上海黨史教育也鎖定年輕人,讓他們“親近黨史”、“入腦入心”。

中共於四月中公佈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作出全面規範,強調將黨的領導落實到“全過程各方面”,並要求高校黨委視情況,在院系單位黨委設立紀委或紀律檢查委員。



修訂後的條例使中國共產黨的控制網路延伸至高校基層,外界分析這是中共進一步對中國高等教育進行深入整頓,也可能會對學術自由進行進一步打壓。紐約福特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中國法律與政治學教授明克勝(Carl Minzner)認爲,修訂條例規定了相關輔導員的人數比例,是穩定增加大學內效忠於中共的人員,而非熱衷學術的學者,就是希望將黨的控制網絡擴展到更深入的基層,以及破壞原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作法。

“整體信號就是北京告訴高等學校 — 以及所有學術界 — ‘別以爲你很特別’,非常類似於(中共)傳達給社會許多其它部門的信號,(例如)私人企業。”明克勝表示。

在條例中新規定專職輔導員崗位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200的比例,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崗位則按照師生比不低於1:350的比例。在這之前,中共已逐步掌控高校教育。去年秋季中國37所高校開設“習思想概論課”。

明克勝提到,過去中國高校有一定的靈活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來規避中央命令、保護同事。但近10年中央打壓力度加大,許多教授遭到解僱或報復,學術人士公開演講的意願也下降許多。

“這麼久沒聽到(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的聲音是有原因的。”明克勝說道。賀衛方是知名的自由派學者,但近年來已很難自由發表言論,其微信也在2019年遭到永久封號。

微信在2019年被永久封號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推特截圖)
微信在2019年被永久封號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推特截圖)

此外英國牛津大學政治學者桑頓(Patricia M. Thornton)也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分析,修訂條例使學術界對中共組織的法規,以及中共委員會或分支機構更加緊密配合,可能更進一步壓迫中國高校的學術自由發展;同時她也擔憂修訂條例未來可能或擴張到香港的學校。

與此同時,除了在高校加強黨的控制外,爲了因應中共建黨百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呼籲重溫中共黨史,加強紅色教育。有海外媒體報道江西、貴州等省充滿革命歷史的城鎮,成爲“紅色旅遊”的熱門地。美國《華爾街日報》就指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市是朝聖者心中具有精神意義的地點之一,吸引大量遊客。

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認爲,習近平近期加強“大內宣”,即是因應建黨百年、明年即將召開的二十大,以及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外交劣勢,而將重點轉爲國內宣傳。

“(習近平)現在恐怕在這方面(大內宣)會加強很大的力量,一段時間會起作用,他也是爲了(因應)在國際上的下一個階段可能會面臨的很大的競爭。”陳奎德分析。

除了“紅色旅遊”熱潮,中國各地也展開紅色宣傳,許多城市推出“紅色旅遊”路線吸引人潮。而上海黨史教育就鎖定年輕人,透過影視作品、線上主題團課宣傳黨史,並製作大量文藝、電影、戲劇、曲藝和書畫方面的作品進行宣傳。

外媒引述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的話表示,上海非常重視年輕人的黨史教育,並強調黨史教育要做到“入腦入心”。不過陳奎德指出,如此針對年輕人的黨史教育恐怕效果有限,因爲即使互聯網屏蔽嚴重,年輕人仍有辦法從“牆外”世界得知中國的真相。


記者:陳品潔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