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間諜條例"上路 重慶市爲何成全國急先鋒?

2023.09.01 15:36 ET
"反間諜條例"上路 重慶市爲何成全國急先鋒?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近期審議通過的《重慶市反間諜工作條例》從9月1日起正式施行。圖爲2019年9月13日,重慶市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週年紀念活動。
路透社圖片

中國新修訂的《反間諜法》在今年七月出臺後,特大城市重慶於本週五(1日)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相關配套的地方性法規。對此,重慶民衆怎麼看?繼唱紅打黑之後,爲何重慶再度充當了中國政治運動的急先鋒呢?

 

 

人口超過三千兩百萬的中國直轄市之一重慶當天率先推出了《反間諜法》修訂後,全國“首部”配套地方性法規。據中國國家安全部官方微博消息,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近期審議通過的《重慶市反間諜工作條例》從9月1日起正式施行。

重慶反間諜工作條例上路 獲國安部肯定

根據官方介紹,這部《條例》是體現了地方立法“小快靈”的特點。所謂“小”是指該立法堅持所謂“小切口”,不搞“大而全”,全文共29條,不分章節,重在“銜接細化”;“快”是指其在上位法—新版《反間諜法》施行當月就出臺了;“靈”則是所謂“突出實戰實用鮮明導向”,從健全反間諜工作機制等各方面增強“操作性、執行性”。

外界注意到,重慶這一《條例》涵蓋的內容比修訂後的《反間諜法》更爲明確、更有針對性,包括對重慶市相關機關和單位安排的海外交流和旅行進行嚴格審查, 以及要求駐外機構和人員制定政治上的“安全計劃”等。

重慶的《條例》還規定,除在媒體上廣泛宣傳反間諜內容外,安全防範知識還應納入公務員培訓和學校課程;甚至城市快遞服務在獲准運營之前,還需要經過國家安全審查。中國國安部稱讚該《條例》爲重慶開展反間諜工作提供了“更明確的立法指導”,展示了地方立法如何“簡單”、“快速”和“有效”。

針對重慶率先實施上述《條例》的動機,旅居加拿大的原北京執業律師賴建平告訴本臺,這並不是由於重慶地區如何特殊,而是中國官場的一種普遍政治現象:“這個從根本上,還是一個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決定的。”

他認爲,中國專制文化的一個特徵就是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重慶不過是打了一個頭陣,一個先鋒,一定會有更多地方形形色色的表現出來,這跟當年文革時候放衛星一樣。”

重慶市民:中國走向“法西斯時代”

今年7月1日,中國開始實施修訂後的《反間諜法》。該法對所謂的間諜行爲做出進一步“充實和細化”,擴大及加強了間諜行爲的定義,禁止傳輸任何與國家安全有關的信息,並進一步增加了國家安全機關的職權範圍。此舉也引起在華擁有衆多投資企業的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政府的警惕。

對於重慶施行所謂的反間諜工作條例,當地民衆怎麼看呢?一位出於安全原因要求化名的重慶市民方先生告訴本臺,他這兩天的手機上就已收到當地政府的相關短信。他說:“我估計他們(地方政府)就是想標新立異吧,目的就是討主子的喜歡嘛。”

方先生表示,重慶的做法顯示出中國當局的一種整體導向,一方面把國內外的接觸提到國安高度加以打壓,另一方面也是在“敲山振虎”。此舉既包括習近平的國內政治對手,也包括嚮往民主自由的普通百姓。

“象我們現在有國外這些聯繫、接觸的,都要變得比較謹慎,包括接受採訪也是這樣。” 方先生認爲,中國現在已走向了一種“法西斯時代”,無論是當局針對香港還是維權人士的鎮壓,採用的都是法西斯式手段:“這對整個異見人士可能也會帶來一些災難性的、不可預測性的一些結果,我認爲是很嚴重的事情。”

2011年6月29日,重慶市民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的紀念活動。(法新社資料圖)
2011年6月29日,重慶市民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週年的紀念活動。(法新社資料圖)

重慶推動《條例》或爲打壓民衆抗爭?

另一位出於安全原因要求化名的重慶市民張先生告訴本臺,他也同樣收到了當地政府有關實施反間諜條例的短信通知:“聽到這個消息後,我馬上就給它回覆了短信。我說,先抓許家印(恆大集團總裁)。如果是間諜的話,許家印無疑是最大的間諜,他偷走了我們兩萬個億(元)。這麼大一個間諜從上到下都發現不了,這個責任誰負?”

張先生還表示,他堅決反對重慶的《反間諜工作條例》,並將和他的朋友們共同抗爭。但不幸的是,相關反間諜教育已經在當地學校展開。他說:“比如一些中小學,他們已經在教育孩子,要舉報自己的父母、監督鄰居等等。有些學校已經開始了,我們已經看到了。”

張先生指出,原重慶中共市委書記薄熙來垮臺後,習近平的親信陳敏爾曾執政重慶,對於街頭運動和上訪民衆的防控都非常嚴厲。但重慶抗爭的民衆也很多,抗爭力度也比較大。重慶當局最新推動的《反間諜工作條例》可能也與此相關。

“重慶(官方)現在想採用一種高壓政策,讓人民因恐懼而依附於它。重慶走在全國的前列,應該在意料之中。” 張先生還說,現在的中國社會已經人心不穩,當局在不得人心的情況下,想高壓維穩也不會有效:“我相信,這一切都是暫時的,是崩潰的前夜。”

全民反間諜 賴建平:反映當局強烈的執政風險感

中國新版《反間諜法》實施之後,中國國安部上個月全民動員參與反間諜運動,並建立了公民舉報間諜行爲或嫌疑人的渠道以及獎勵辦法。同時,當局還指控兩名中國公民在海外被美國中情局(CIA)招募,從事間諜活動。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有關部門還對美國諮詢和盡職調查公司進行了搜查,導致在華投資者對自身的安全日趨感到威脅。

賴建平指出,北京當局強化執政的手段就是靠不斷樹立假想敵,讓人民誤以爲存在外部威脅。所以,中國共產黨建政後一直拉仇恨、反美、反西方:“它就要牢牢地控制整個社會,它要把觸角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對老百姓進行全方位的控制。”

賴建平認爲,中國目前無論在內政、外交、經濟、軍事及科技等多方面都面臨不穩定危機,這也成爲當局強化所謂反間諜運動的另一原因:“如果它沒有這麼強烈的執政風險感,它就不會做這麼瘋狂,而現在社會危機已經全部爆發。” 他認爲,中國當局爲應對當前的社會危機,正極力將其執政風險曲解並轉嫁爲國家安全風險,所以才啓動“反間諜”運動。

 

記者:凱迪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