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困局交錯 三中全會爲何遲遲不開?

2023.11.30 14:59 ET
政經困局交錯 三中全會爲何遲遲不開? 中共歷史上通常會在召開黨代會的第二年十月或十一月召開三中全會,往往都會通過重要的政策宣示。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於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但至今尚未舉行二十屆三中全會。
中共黨員網截圖

所謂的"三中全會"向來是北京當局決定未來五年政經走向的標誌性會議。然而,近期結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卻沒有公佈任何相關信息。那麼,三中全會爲何遲遲不開呢?

中國結束文革後,於1978年開始了所謂的“改革開放”。自此,每五年一次的“三中全會”成爲中共高層決定國家政治和經濟走向的關鍵會議。四十多年來,除了第十一屆(1978年)及第十三屆(1988年)的“三中全會”於十二月中旬及九月底召開外,其他幾屆會議都在十或十一月舉行。

1984年,第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國家路線性政策。習近平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的第一次“三中全會”於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開,當時的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但習近平任內的第二次“三中全會”卻是在二中全會後的一個月內舉行的,日期落在2019年2月26日至28日,此舉首度打破了有關“三中全會”召開日期的傳統或不成文規定。而在本週一結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沒提及本屆三中全會,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召開日期。 

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報道顯示,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沒有召開跡象,但這在歷史上並非首次。(視頻截圖/CCTV)
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報道顯示,中共二十大三中全會沒有召開跡象,但這在歷史上並非首次。(視頻截圖/CCTV)

中共中央黨校退休教授蔡霞對本臺表示,“對於三中全會不召開的原因探討次要,首先它(中國共產黨)的運作還是不是一個政黨,還是不是一個正常的、我們看着還有些制度化行爲的一個政治組織?”

蔡霞說,上一屆二中全會公佈有關修憲的內容建議中,並沒有提到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但這隨即被中國官媒新華社在一個月後,也就是三中全會的召開前夕,以英文透露出來。她認爲,在以習近平爲核心的習家班底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已經沒有了糾錯機制。因此,外界不能再用過去四十多年的基準來看待這個黨的運作。 

曾在六四後回到中國,又於1993年移居澳大利亞的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則表示,開不開三中全會完全是當前中共領導人的意願所決定的:”因爲又沒打仗,又沒有地震,又沒有災荒,沒有理由不開會。2020年那時候爲了開會,(習近平)還沒有掌控全局的時候,寧可下令隱瞞疫情也要開完會再說。”

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則有不同觀點。他認爲,習近平“在過去十年已經打破許多慣例,見怪不怪”。中共黨內幹部“爲了保住烏紗帽”,也基本“躺平”或“不敢主動提出想法”。而此時召開三中全會,討論什麼才能大幅變動未來五年的政經走向令人質疑,因此也是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機會渺茫的原因之一。他認爲,與其召開三中全會,不如以年底中央經濟等各種工作會議取而代之可能還比較容易。 

丁樹範說,雖然習近平在十八大三中全會喊出“市場決定一切”的口號,但近年來可謂反方向而行。馬雲等企業家被打擊,不僅讓民營企業對政府失去信心,社會經濟也因而失去活力:“最近習近平也非常努力,這兩天去了上海。可是總體來講,中國國務院過去半年公佈了四次怎麼樣激勵、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可是問題是,我看完的感覺是,這都是零零碎碎,東補一點,西補一點,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如果想要召開(三中全會)談一些經濟的東西,我覺得他們很難談。”

中國取消三年新冠清零封控措施之後,經濟持續低迷。中央中共黨校退休教授蔡霞表示,中國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即投資、出口、消費,不僅攸關人民生計,也攸關習家班底的治國理政能力。這也是外界如此關注本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原因。 

記者:喬琴恩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