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紅劇《白毛女》等成中共黨慶重頭戲
曾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文革”時期的紅色舞劇,將成爲中共百年黨慶宣傳的重要節目。有學者指出,依靠暴力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再次推出紅劇系列,其意圖是宣揚民族仇恨、閉關鎖國。
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慶祝活動的文藝演出節目內容,本週亮相。本週二(23日),中共中央就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慶祝活動舉行發佈會,中宣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鬍和平表示,爲慶祝建黨百年,重溫紅色經典,今年復排了一批經典作品,比如民族歌劇《白毛女》、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交響合唱《長征組歌》等。
胡和平在發佈會上說,今年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組織創作100部不同門類、不同題材的舞臺藝術作品。其中包括歌劇《紅船》、《沂蒙山》,京劇《紅軍故事》,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等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也有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的民族歌劇《扶貧路上》、《新劉三姐》等。
對於今年中共舉行百週年黨慶期間紅色舞劇再次登臺,江蘇常州時事評論人士張建平本週四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我們小時候能看到的這些電影、戲劇,大概也就是《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奇襲白虎團》等,過去我們也會被煽動出民族情緒來,當然現在我們感覺到很恐怖,這是宣揚仇恨的東西”。
中共利用仇外心態凝聚國內民心
文革紅劇當年稱爲“樣板戲”,是指1967至1976年間,由中共官方認定的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定稿,並帶有中共極左政治立場的舞臺藝術作品,當時受到“四人幫”之一江青的強烈推薦。在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下,“樣板戲”受到冷遇,甚至受到民衆的唾棄。
張建平說:“改革開放之後,中共當年很多開明派人士希望中國能夠融入世界文明當中,少一點這種仇恨宣傳、仇恨教育。這次100週年黨慶,這類沉渣氾濫主要還是中美關係造成的因素。”
中共“十九大”修改《中國共產黨黨章》,將兩個100年當作中共執政的政績。其中,第一個創黨100週年恰逢中美關係惡化。
張建平認爲,當局籍此推出紅色舞劇是爲了增加民衆對中共的凝聚力。他說:“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當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候,中國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應對這就很重要。比如,解決醫療問題、環境問題、教育問題、社會公平正義,這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宣揚民族仇恨。這是非常危險的。”
大步走回頭路是一條死路
廣西文史學者張廣勝對本臺說,文革劇重登中國舞臺是倒退的跡象:“我認爲,現在是大踏步的往回走,我們民衆也沒辦法。它要往死路走,我們也沒有辦法。當然國內國外的形勢對他們壓力很大,他們沒有辦法。走過去的閉關鎖國的那種道路,它感覺安全一點,就不知道老百姓是否同意。”
江蘇揚州網民凌真寶對本臺說:“今年是中共建黨100週年,宣傳部門開足馬力宣揚中國共產黨永遠的偉大、光榮、正確。同時,也爲習明年二十大尋求連任進行輿論造勢。向世人證明自己纔是紅色江山的正統,共產黨的暴力革命、階級鬥爭等永遠都不會忘記。”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期發起“學習黨史教育”運動,其中教育重點是青少年。當局還稱,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中共黨史。
記者:喬龍 責編:胡力漢、何平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