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称至审讯始知SWHK组织存在 标签理解为「支持香港」
2024.11.27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及3间与《苹果日报》相关的公司,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及「串谋刊印煽动刊物」等罪,周三(27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踏入第97天审讯。辩方续向黎智英作主问,就控方于开案陈词指控黎智英指示李宇轩、刘祖廸等人利用「重光团队」(SWHK)作「平台」,以游说各国政府对中国及香港实施制裁,黎早前曾供称,其Twitter帐户由前《苹果》专栏作家李兆富协助创立及经营,辩方展示该Twitter帐户的帖文,显示曾使用「#StandWithHongKong」标签,黎指自己在李宇轩潜逃台湾并被捕时,才知道这个人,并在审讯时始知悉SWHK。法官多度追问黎为何没向李兆富查问有关标签的意思,黎重申他不懂何谓标籖,也不知道SWHK是一个组织,只按字面意思解读为「支持香港」,就如「I stand with you」(我支持你)。
黎重申从没订下政策 规限员工如何写新闻
就控方证人、时任壹传媒行政总裁张剑虹曾供称,黎智英会在「饭盒会」上众人吃午饭期间,表达对时局的看法及政治立场,辩方续围绕「饭盒会」先作提问。黎指午饭时大家一般沉默不语,最多只是闲话家常,不讨论任何重要事项,至饭后才正式开会,讨论员工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但不会讨论任何编采政策,重申因编采政策正是员工身为港人的核心价值,即言论、集会、宗教自由、法治及民主等,他根本毋须下达编采指示。
法官杜丽冰质疑,黎要求英文版报道《南华早报》没有的新闻也属编采指示;黎回应指《苹果》的价值与港人不谋而合,故并不需要编辑政策,亦从不以书面或文字方式制定任何编辑政策。杜官再指编采指示似与价值有不同,如集中报道中国负面新闻就属编采指示;黎重申,他从没订下任何政策规限员工如何写新闻。
法官李运腾就追问,黎会否指示报道角度。黎回答是记者的独立选择,因记者有不同撰文风格,故他不可能控制记者如何写作;辩方再展示《苹果》2019年3月的「编辑室约章」,内容是编采部所订下报道的角度方针,由前副社长陈沛敏草议,黎指是在审讯中才知悉该文件,约章与他完全无关,他对约章一无所知,亦没有指示陈沛敏撰写约章,但同意约章有关编采独立的部分是符合《苹果》价值。
访美时独自跟蓬佩奥会面 曾提应制裁打压运动的中港官员
辩方其后就黎于2019年7月访美期间,跟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会面一事提问。黎称他当日独自跟蓬佩奥会面,没带同记者随行,同行助手Mark Simon在门外等候,而他回港后于网台节目「细说中南海」接受主持何俊仁访问,根据《苹果》引述节目内容报道,指黎曾向蓬佩奥表示美国应制裁打压运动的中港官员,黎在辩方提问下指,如果报道有写,那他就曾作相关发言,相信报道真确。
辩方又引述黎的Twitter帐户,曾在2020年8月21日发帖文,转发《苹果》报道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指黎智英是「勇敢的人」,并对黎被捕一事表达忧虑,而帖文当时对报道作出回应,黎确认帖文内容最初由其撰写,再交予李兆富修改及发布,但不记得「#StandWithHongKong」部分是否由他撰写,惟强调因他不懂何谓「Hashtag」(标签),故该部分必定是由李加上。
不认识「重光团队」 李宇轩被捕后才知道对方
辩方之后问黎当时是否认识「StandWithHongKong」(SWHK)「重光团队」;黎指不认识,至审讯时才知道该组织,当时亦不认识「李宇轩」,并指首次知悉李这个人,是对方试图潜逃台湾时被中国海警拘捕。就李宇轩被捕发生在帖文发布后两天,黎就指两事没有任何联系。
Twitter帖文下标签#StandWithHongKong 理解为「支持香港」
法官杜丽冰就关注,黎为何不向李兆富查问「StandWithHongKong」;黎指内容是由李加上,只要内容脗合其风格立场,李非必须征求他同意,并在杜官追问下强调,因他根本不知何谓「标籖」,故没有问李标籖的意思,也不知「StandWithHongKong」是组织,当时只按字面意思解读。杜官再质疑黎为何没对「StandWithHongKong」产生警觉,他就重申,自己不懂「标籖」用意,且帖文另有「StandWithTaiwan」,也并非一个组织。惟杜官再追问黎,何不问李兆富,法官李素兰亦问黎是否不感好奇,黎回应指按其理解,「StandWithHongKong」意指支持香港,属概括立场,就如「I stand with you」(我支持你)一样,而他有时会在李兆富修改后阅读帖文,但不会在帖文发布后再阅读,也不在意李使用「StandWithHongKong」作标籖。
黎认为张剑虹等人没发布煽动刊物 内容应全是合法
至于《苹果》拣选社论写手的方式,辩方引述陈沛敏供称,总编辑罗伟光没有机会反对黎智英提议的作者,黎否认有关说法,强调自己从没指示必须采用某位写手,亦非其需要处理之事(It was never my position to do so)。法官杜丽冰再追问,罗伟光曾否拒绝其要求;黎回应指自己从没作出要求,故罗伟光没机会拒绝(he had no chance to refuse because I never made anyone)。
就前主笔杨清奇供称,黎没有直接向论坛版发指示,但其专栏文章的观点,比其口头指示更明确、清晰,作为写手必须透过黎的专栏留意报章的基本立场;黎称「正确」,因他一直强调反对「港独」,故职员不应触及此话题,并同意杨指他不会采用宣扬或提及「港独」的作者,例如桑普,虽然他一度作建议,但最终事情作罢。另同意张剑虹指他曾因认为颜纯鈎熟悉中共,故推荐颜作论坛版写手。
辩方之后问及黎,有否与张剑虹等编采高层串谋发布煽动刊物;黎就强调,张剑虹等人发布任何内容,都毋须经其同意,并称:「我从不认为他们发布煽动刊物,他们发布的内容应该全是合法。」辩方再问黎发布《苹果》刊物,是否有控罪所述煽动他人仇恨政府、改变依法制定事项、使用暴力、不守法等意图,黎回答「never」(从来没有)。辩方之后表示,已完成与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相关的提问,另不会问及非由黎撰写的文章。
G20全球登报众筹需贷款 由Mark Simon负责
辩方其后在庭上展示2019年6月25日由「Dennis Kwok」与黎智英的WhatsApp对话,对方转发有关G20全球登报众筹的资料,黎同日发讯息指,已指示秘书代他捐10万元,助手Mark Simon其后经讯息向黎表示,众筹目标金额500万元已达标,翌日再告知黎该团队共筹得逾670万元。
讯息又显示,Mark Simon其后转达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的请求,指登报团队需要500万元过渡性贷款,并可在7月4日或之前全数归还,强调贷款目的正当和合理。辩方展示相关电邮来往,显示贷款受益人是李宇轩,黎指自己没收到也没看过有关电邮,亦没被告知受益人为李。
他之后在辩方提问下指,过渡性贷款安排的整个过程,由Mark Simon处理,他不在乎垫支对象;至于为何不关心受益人身分,他在庭上反问:「Why should I?」强调垫支事宜由Mark Simon责任,直言「我不知道究竟是156万元抑或500万元,我同意垫支后,对我而言事情就结束」。
黎确认经李柱铭提出跟陈梓华见面 冀使「勇武派」明白暴力会损害运动
辩方另又展示Mark Simon于2019年8月发出的讯息,指登报团队已归还首次登报计划的垫支款项,但提到团队未来可能再需要过渡性贷款;黎庭上重申,不知道也不关心登报团队的背景,但确认Mark Simon曾向他发讯息,表示全球登报垫支款项经已全数归还,存于由Mark Simon控制的美国银行户口。
辩方其后开始就黎智英与陈梓华的6次会面作提问。辩方庭上展示黎、Mark Simon、李柱铭及美国前驻港总领事郭明瀚的WhatsApp群组,李柱铭于2019年9月23日首次提到「Wayland」(陈梓华的英文名),黎追问是谁下,Mark Simon就指是早前带领登报计划的年轻人。黎庭上忆述,李柱铭其后致电,指出黎应与一名「前线年轻人」见面倾谈,黎解释李柱铭知道他关注年轻示威者渐趋激进,以暴力对抗警察,故希望透过与该年轻人见面,协助使「勇武派」明白暴力会损害整场运动。
认为陈梓华乃前线示威者领袖 冀透过会面令「勇武派」变和平
黎、李柱铭及陈梓华于是相约在2019年10月18日,在中环一餐厅吃午饭。黎指会面倾谈间才知悉对方正是早前带领登报计划的「Wayland」,并确认席间在李柱铭要求下,众人需交出手机,因李为人谨慎,担忧即使关掉手机仍会被窃听。黎续表示,不记得首次见面确实讨论内容,但当时据陈梓华席间说话理解,对方是前线示威者领袖,强调他与陈所有会面目的,都是希望透过对方令「勇武派」变和平,又指案发时不知道陈梓华的中文名或姓氏,故被捕后才会向警方指不认识陈梓华。
否认曾表示希望主导或领导勇武派 笑言此举「荒谬」
辩方就引述陈梓华曾供称,黎席间曾称「既然你哋年青人做唔到,咁佢就利用佢传媒嘅力量……」,黎否认有如此说过,又指陈因为是李柱铭推荐,已认为对方是前线的保守派,除此以外,他不记得会面时陈有否向他保证自己不是暴力示威者。
双方曾在2019年11月13日在黎智英家中第2度会面,陈梓华曾供称黎席间批评马鞍山放火烧人事件,认为勇武「无组织、无分寸」,强调「如果搞出人命嘅话,咁整个运动就会失去道德高地去对抗香港政府,亦都会失去咗国际支持」;又指黎当时表示「黄蓝系政见,黑白系良知」,强调底线需要坚守,要求他联络勇武派,认为应以「和理非」为主要抗争手段;黎指自己当时可能说过上述说话,确认是其当时想法,望向勇武派传递讯息,令他们采用「和理非」方式抗争,但他指当日何俊仁、林卓廷、李永达等人亦参与饭局,同样有表达类似说话。
至于陈梓华曾指黎当时重申,年青人做不到的事,他透过传媒力量可以做到,即《苹果日报》的力量;黎强调会面没有提及《苹果》,话题亦不符当时会面主题。至于陈梓华曾供称,指黎智英希望主导或领导勇武派,黎庭上笑言「真是荒唐,根本不可能,如果我这样说就太蠢了」,指年轻人从来都不听话,质疑怎会接受由他做领袖,「我是谁?说这种话太疯狂了」;辩方续指他也不年轻,黎同意并再笑指「我也没有那么自以为事」,强调不可能在何俊仁等朋友面前说出如此荒谬的话。
黎智英又供称,首两次会面只讨论勇武派、暴力问题和反修例运动,从没谈及针对中港制裁、封锁或敌对行动,也没谈及其访美行程。
案件编号:HCCC51/2022
编辑:施芷珊 网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