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遭訓誡週年 大外宣再發動攻勢卸責
一月三日是武漢肺炎“吹哨人”李文亮醫師遭訓誡的一週年,中國大陸發起“大外宣”洗白文。有部分大V在微博翻案稱,李文亮是在病房配合媒體採訪時折騰死的。分析認爲這是中國有意帶節奏卸責。在臺灣,因爲防疫太成功被紐約時報稱,正常到“令人毛骨悚然”,在犧牲個人自由與羣體防疫之間,民主的臺灣如何守住防線。
2019年12月30日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李文亮在微信羣組提醒同學“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一月三日,卻遭武漢警方訓誡,其後染病離世,國內外大舉悼念替李文亮平反,官方因此撤銷處罰、並且追授爲“烈士”。
一名微博大V師偉在12月30日這天,發表一篇“還記得一年前的李文亮嗎?”,文中竟稱“李文亮35歲、在自己的醫院搶救、能得到足夠的救治,他本來就不該去世!他的去世其實是被別人折騰死的!可悲的是他積極配合了這些折騰!”
師偉在文中羅列了李文亮在1月24日進入ICU之後,接受一連串的國內外媒體採訪,並暗示着“你覺得李文亮該不該知道這個常識?你覺得連續採訪的媒體是不是在殺人?”
這篇文章在留言區掀起論戰“你又能算個人嗎?很怕聽到實話!紮了你肺管子了?”有人質疑“疫情還沒過去這就開始篡改歷史了?看來就是節奏大師啊!”、“烈士是中央認的,豈由你這等小人無端侮辱”
胡佳:輿論管控當局不讓你說真話、要你講假話
住在北京的中國異議人士胡佳告訴本臺,輿論的管控分兩部分,一個是不讓你說真話;另一個要你傳播假話。這是輿論管控的兩隻手,兩隻手都要硬。說假話引導輿論,利用國內的網民帶節奏。
胡佳:“這種話說出來真是不負責任,人家說了這麼多的話讓全世界都知道疫情防範的重要性,和一個健康的社會絕不能壓制不同的聲音,絕不能壓制最早曝光真相的人。”
胡佳認爲李文亮之所以在染疫之後還願意接受媒體訪問是因爲,自己在生命最後的階段看清的事情,經過那個點之後大徹大悟,“他就死在這種病症上,如果這個病沒有被壓制、及時果斷地處理,不會喪失這個年輕的生命。”
胡佳質疑,武漢肺炎爆發以來除了訓誡的派出所員警之外,有誰被追責了嗎?現在所有中國官方媒體說的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大家戰勝疫情,卻不說中國共產黨鐵幕就是潘朵拉的盒子那股力量。
武漢居民轉發李文亮訓誡週年文章加評論 微信發不出
“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一個,去年這時候他(李文亮)被訓誡的新聞截圖,然後加上幾句自己的評論都發不出去。”在武漢的呂新華告訴本臺,武漢肺炎起源與咎責是當局刻意要淡化,在官媒這是禁忌的話題。他舉例,湖北日報在去年元月3日有個微博報導,8個人“造謠”被處罰的新聞,這是官方媒體,到了今年有人在報導底下發表評論寫,官方媒體是助紂爲虐都不被允許。
博明:武漢肺炎直指武漢病毒實驗室泄漏
儘管中國官方在疫情爆發後,不斷地透過“大外宣”急欲洗白武漢肺炎發源地的責任。不過,美國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上週與英國國會議員展開視訊會議時指出,最新的情報顯示,病毒是從距離華南海鮮市場11英里處的武漢病毒研究所泄漏出來,“實驗室是最可能的病毒來源。”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都面臨在羣體防疫與個人自由之間拿捏的難題。臺灣在過去一年被認爲是防疫優等生,在全球遭受疫情重創的同時,臺灣球迷照常湧入球場看球、還能逛夜市等,紐約時報形容正常到“令人毛骨悚然”。
中國隱匿疫情管控輿論 民主臺灣科學防疫
另一方面在跨年期間臺灣政府利用所謂的“天網”揪出違規的自主健康管理者(臺灣入境者需隔離14天,並自主管理7天),這項監控方式引發爭議。雖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已經將“天網”正名爲“電子圍籬2.0”。桃園縣長鄭文燦受訪時認爲,防疫確實會有涉及人權的課題。他強調,不管是電子圍籬或是個人旅遊史資料,都應該在疫情後銷燬。
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在受訪時澄清,政府從來不是去了解民中私訊內容,或是去查哪一個人的通訊,而是基於維護2300萬人的健康,在防疫有高規格要求。“如果有我們立即查察、立即制止,也是保護國人的健康。這不會侵犯個人隱私,政府也沒有要掌握個人的資訊。”
前立委、現任臺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林靜儀受訪時提出,所有入境臺灣者都被告知,進來後有14天隔離,之後還有7天自主健康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守不能離開,不能參加大型集會活動,入境者也被告知在某些天數之前必須配合。林靜儀認爲,這與中國的天網監測是兩回事。
林靜儀:“國外可能會覺得你們怎麼在monitor(監控)這些人,基本上我們跟中共那邊或是新加坡在車牌辨識上,我隨時知道你在哪裏,你是anytime(任何時間)都知道我在監控anyone(任何人)這是不一樣的事情。”
林靜儀解釋,僅有入境臺灣的特定人士,在入境的21天內必須讓政府知道你的行蹤,至於在約定時間之後就自由了,這是在拿捏所謂個人自由與羣體防疫之間很重要的動作。
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受訪也強調,“本來就規定蒐集到的防疫資料,相關資訊28天就會銷燬。”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道 責編 許書婷 胡力漢 網編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