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下半年徵兵注重理工類大學生 配合對臺軍演常態化?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於8月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解放軍半年一次的徵兵已於8月15日開始。此次徵兵將注重徵用“理工類大學生和備戰打仗所需技能人才”,徵兵年齡也向上提高到26歲。那麼,這些變化意味着什麼?
重點招募大學生 學者:培養現代化戰爭所需能力
中國解放軍此次徵兵不同於以往聚焦於募徵農民入伍,而改將理工類大學生設爲重點招募對象,中美時事評論家橫河告訴本臺,這是因爲儘管中國解放軍在制度上已經轉型,解放軍的思維以及技術含量轉型的速度卻尚未跟上:“這次俄烏戰爭和在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使中國軍方意識到中國在現代化武器的操作有很大的問題……所以(解放軍)想在這方面做些改變,比較適應現代戰爭對技術、知識的要求。”
另一方面,時事評論員江峯在接受本臺採訪時則提到,過去二十年,中國國防推動現代化,因此招收大學生、直接在科技業延攬人才,已經是中國國防長期戰略趨勢。不過,中共此次擴大、獎勵徵兵,也與臺海局勢緊張、解放軍對臺軍演常態化有關:“今年的招兵放寬從軍年齡、優先考慮理工科大學生,既是中共國防知識化、科技化政策一以貫之,也是突出臺海實戰備戰的急需。”
同時,江峯也提到,此次解放軍徵兵強調徵用大學生也跟中國整體經濟下滑、全國性開工不足,生產萎縮有關。由於今年中國16至24歲人口失業率接近百分之二十,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困難,經濟因素也改變解放軍徵兵的結構。
此次解放軍徵兵未用民族主義? 學者:避免坐實北京刻意擴大臺海衝突
江峯談到,由於北京宣稱此次對臺軍演是臺灣政府企圖分裂臺灣造成的,因此此次解放軍招兵時,北京無法太強調民族主義宣傳。若是太強調透過民族主義徵兵,反而凸顯對臺軍演是北京方面想擴大臺海衝突。此外,北京在二十大前希望維持社會穩定:“下半年招兵只能是外鬆內緊,也就是減少宣傳熱度、加強內部運作。”
而橫河則告訴本臺記者,臺海局勢的升溫並不會使中國人民因爲擔心戰爭爆發,而降低民衆當兵的意願:“因爲中國大陸洗腦洗得很厲害,大部分人不瞭解真正戰爭是怎麼回事,戰爭要打一段時間以後,後果纔會傳到普通老百姓那邊去,然後纔會感覺到(戰爭的可怕)。”
至於臺灣方面,近日臺灣媒體中國時報提到,臺灣政府近期正在研擬將臺灣年輕男性的徵兵制由四個月延長至一年,以因應臺海局勢升溫,強化中華民國的軍隊備戰能力。
記者:唐緣媛 責編: 梒青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