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賽事"不公"? 韓國反華情緒升級

2022.02.10 12:00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北京冬奧賽事"不公"?  韓國反華情緒升級 2022年2月9日,北京冬奧掀起韓國人反華浪潮,在中國駐首爾大使館前,抗議者舉着標語牌。
法新社圖片

近日在北京冬奧會上多名韓國短道速滑選手因被判違規遭取消比賽資格的事件引發韓國反華情緒上升。本週四,中國駐釜山總領館針對一起中國留學生遭毆打事件公開表態,要求當地警方立案調查。而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泳杉當天則在沒有點名中國的情況下表示,外國使領館在對當地媒體報道和政客言論公開表態時,應尊重駐在國的國情和國民情緒,慎重行事。

多名韓國短道速滑選手接連被取消比賽資格,讓積累在韓國年輕人身上的反華情緒全面爆發。一些韓國大學生在互聯網上表達了對中國人的厭惡,並對中國表現出強烈的敵意。

2022年2月8日,大韓體育會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就北京冬奧短道速滑“不公判罰”表態。 (路透社視頻截圖)
2022年2月8日,大韓體育會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就北京冬奧短道速滑“不公判罰”表態。 (路透社視頻截圖)

韓國朝野政界也紛紛發表批評言論。韓國“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8日表示,“對偏袒的判決感到憤怒,這不像是國際賽事,倒更像是中國內部的比賽。奧運會的公正性嚴重受損,這真是很遺憾的事情。”

“國民之力”總統候選人尹錫悅當天也對運動員的憤怒和挫折表達了同感,對選手們表示了慰問。

面對洶湧的反華情緒,中國駐韓大使館發言人2月9日對外發文表示:部分韓國媒體和政界人士將矛頭指向中國政府和北京冬奧會,甚至煽動反華情緒,這是極不負責的行爲,“我們對此絕不能接受”。

針對此發言,旅韓時評人士曹雷認爲:“民主黨的文在寅一直舔共,人家美國抵制(冬奧會),他反而(對北京)表示祝賀,預祝成功。中國就沒把韓國當回事。” 曹雷進一步表示,體育和政治分不開,中國敢於在賽場上公開欺負韓國,這正是文在寅政府長期以來親共政策的一個惡果。

面對韓國年輕一代的憤怒,有學者指出,對於二、三十歲的年輕一代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公正性。但冬奧會出現被視爲“偏袒性”的判決後,很多人便爆發了“公正性完全被破壞”的情緒,這種情緒更進一步加劇了他們對中國的厭惡。

韓國年輕一代的反華情緒並不是現在纔出現,而是隨着新冠疫情的大流行,有一個不斷增長的態勢。

據韓國《中央日報》的一項追蹤調查顯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韓國年輕一代的反華情緒不斷升高。2021年後半年,中國超越日本,成了韓國年輕一代最反感的國家。冬奧會賽場上的“不公判決”,讓這種反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美國斯坦福大學韓裔教授申基旭曾表示,韓國20-39歲人羣的反華情緒對2022年的韓國總統選舉將會產生重大影響,有可能是影響選舉的決定性變數,年輕人的反華情緒對保守陣營有利。

而韓國龍仁大學崔昌烈教授則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爲:“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國,對韓國的經濟和安保有重大影響。政治人士在大選前過分渲染反華情緒並不合適,而選民們並不愚蠢,我認爲反華情緒不會對總統選舉產生決定性影響。”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柏濤首爾報道      編輯:何平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