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观察|中国外交官的「社媒外交」
2024.11.26
中国外交部一直以来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这也是《维也纳外交公约》第41条的规定——各国外交官负有「不干涉驻在国内政的义务」。但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前不久被指违背了这一原则,在日本众议院改选期间公开为特定的候选人拉票。《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22日在内阁会议通过书面文件,批评薛剑言论「极不合适」,并通过外交管道要求中方删文。在薛剑的X账号上目前已经看不到他鼓吹投票给特定日本政治人物的发文。
在X上拥有8万多粉丝的薛剑对「美国事务」也极有兴趣,常常转发援引美国媒体的报道与评论。
11月16日,到秘鲁利马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的各国元首依例拍摄了大合照。这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最后一次参加APEC,他的位置被安排在后排右数第二个。《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刊登了现场照片并做了标记,评论称拜登被安排在右后方,是因为即将卸任而遭羞辱,而比较习近平则是被安排在了「C位」的前排中央。
薛剑直接取用这张照片,在自己X平台的账号上以日文发文评论:「时代变了」(时代が変わった……),附带三个笑脸的表情符号。然而《纽约邮报》的信息涉及误导,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FCL)已发布相关报告。
中国外交官的外交风格随著时代的改变而有所改变。
「我觉得既要坚持原则,同时又要注意策略。这个需要好好把握的。……有时候你该厉害时厉害不上去也不行,厉害时也不是说凶神恶煞,那也不行。要学会『小声说重话』。」
于2013年退休的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过去长期主管外交,他2016年接受《新京报》专访时,以「小声说重话」总结自己从事外交工作的心得。然而,被评论为「战狼」风格的新一代外交官已经不再遵从「用词严谨」、「说话审慎」这种传统风格。
中国外交从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到习近平的「奋发有为」,「战狼外交」成了主流,前外长秦刚曾对此做出解释与正名,称这是因为「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抹黑诋毁,简直就是恶狼」,中国外交官必须站出来说不,要「与狼共舞」。
2019年,外交部官员开始大举征战前身为推特(Twitter)的「外网社媒平台」,其主动占领舆论阵地已经不仅仅是「对批评中国的言论说不」这么简单。一部分中国外交官的账号经常散布不实信息,成为各事实查核机构的查核对象。除了薛剑外,走这种风格路线的外交官还包括中国驻巴基斯坦文化参赞张和清、前驻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总领事张美芳。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针对他们的言论发表过查核报告,部分内容列表如下:
张和清:
美众议员爆粗口、骂涉犹法案可耻?
美国总统拜登又和看不见的人「打招呼」?
因拜登限制进口中国商品 美国人疯抢中国品牌电视?
张美芳:
中国促俄乌和谈,美国主张「战争不应停止」?
北溪爆炸案谜团:「亲乌组织」就是拜登政府吗?
与150多国家免签? 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薛剑:
王毅「霸气」会晤以色列总理,拒绝主动伸手示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发动过战争?
男警「跪颈压制」女子,「我不能呼吸」重现台湾?
综观他们的推文,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
美国是主要攻击对象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几位中国外交官,目前都不负责处理中国对美事务,但这没有减少他们对美国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在美国大选等时间节点,他们频繁发布涉美信息和言论。
美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GMF)保卫民主项目(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下,有一个汉米尔顿仪表板2.0(The Hamilton 2.0 dashboard)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专门监测中国、俄国与伊朗官方与外交官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活动。
根据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当周(11月4日至8日),张和清的一则推文是当周十大中国官方X推文排名第六的,内容转发来自中国媒体抖音号、报导即将二度入主白宫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竞选期间如何批评民主党人。
中国外交官在社交平台上传播不少美国民主的「阴暗面」,包括张和清与薛剑都曾以断章取义的方式,以一台发生故障的圈票机暗示美国选举存在舞弊,但AFCL查核后发现圈票机故障问题早已解决。
主持汉米尔顿仪表板2.0数据库的马歇尔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谢弗(Bret Schafer)告诉AFCL,「与其说这让美国的民主看起来很糟糕,不如说这让中国的宣传工作看起来既草率也不专业。」谢弗对圈票机故障这则视频的宣传效果表示怀疑,遑论产生「西方民主毁了,中国制度才好」这种影响力。
张和清的推文经常放大美国政治的对立面,张美芳的推文也有相同的倾向。事实上,两人当「搬运工」,从抖音搬到X上的这则有关「特朗普批评民主党人」的发文,用语是一模一样。
但谢弗认为,转发美国选举过程中的缺失及放大美国政治对立的这类视频,两人的目标受众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中国公民,而是如「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国家的民众。「全球南方」指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他们的目标是让美国民主看来缺乏吸引力,让中国被视为一个可行的替代选项。尽管我不认为这段视频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但指出美国制度中的真实情况或感知缺陷,已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宣传策略」,谢弗补充。
借用AI影像辅助传播
观察张和清和张美芳的社媒账号,还可以发现俩人发布的帖子中用到了很多存在后期制作和加工的视频或图片,有的甚至是「一眼假」。
在中国珠海航展举行期间,俩人都贴出一则宣传中国战机「霸气巡航」的视频,但该视频是由动画合成,并非真实影像,引发了网络舆论一片哗然。
「号称大国重器,实则动画游戏」、「这真的是一名外交官账号该发的吗?」——这些都是节选自张和清X发文下的留言评论。这段明明标注后制生成的「动画画面」,却成了张和清12日在X上「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第二天,张美芳继续转发该视频,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双张组合」不是第一次拿「电脑合成(Computer-Generated)的影像当真相」。下图所示「机器人割稻草」的短视频,事实上是无中生有的伪造,新华社记者任珂在张和清发文下方留言告诉她这是「假的」,但这依然没有阻碍他发布虚假信息。
这种利用AI技术支持,将真人演示的视频替换成机器人的假视频,AFCL于2024年3月就曾发表查核报告,内容是中国以机器人训练羽毛球员。
常年研究中国媒体发展的中国传媒研究计划(China Media Project)总监班志远(David Bandurski)认为,中国外交官们发布的这类信息互动性往往很低,「但真正的影响在于加剧社交媒体平台的混乱」。
「在一个化粪池里发现乱七八糟的东西,应该不会让人感到惊讶。」班志远以直白比喻描绘对中国外交官们这五年来推动「X外交」的评价,他告诉AFCL,「中国正试图用各种信息淹没社交媒体空间。一些可能产生病毒式的影响(快速传播),另一些则可能不了了之。但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在这个极度混乱的信息世界从中获利。」
传播移花接木的「另类事实」
错假信息常在国际间发生重大冲突时流传,AFCL过往的查核中发现,中国外交官也经常转发这类错假信息。例如朝鲜半岛日前局势一度紧张加剧之际,张和清将韩国民众街头抗议、反对总统尹锡悦的活动,错译成是韩国民众反战游行「不要当第二个乌克兰」、「不当美国佬炮灰」等。
又例如「以哈冲突」爆发后,薛剑挪用旧片,描绘欧美制造出的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的危机;更早的事例是著名的「战狼外交官」赵立坚在担任外交部发言人期间,将叙利亚摄影记者拍摄战地儿童生存的照片,说成是美国在阿富汗20年留下的苦果。
X上的「战狼矩阵」的演变和前景
谢弗认为,中国外交官在信息传递方面其实已大幅放低了「战狼外交」的姿态。他解释,虽然仍有一些中国外交官继续散播阴谋论或是强烈的对抗性,但这些并非常态,他的分析是,这一转变是因为中国认识到,「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更具侵略性的姿态损害了自己的声誉,因此他们回到专注于塑造中国正面形象的策略上。」
对照张和清开始不时转发X上来自至少与中国省、市地方政府或媒体有关联的至少60个账号,推荐中国各地旅游、美食与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片段或内容,薛剑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个人特色是增加了「长辈早安文」的发帖,且转发的许多账号名称都含有要求互相关注或是带中国国旗图案,细看这些账号头像,不乏疑似AI生成的档案照,究竟薛剑能透过这类频繁转发、增加多少点击率,进而换得实际的广告收益?至截稿,中国外交部没有回应AFCL电邮的置评请求。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外交官还会分享上述各类资讯,继续推动不只是X平台上的社媒外交,薛剑、张和清、张美芳各自的风格又会如何改变,还得靠时间检验。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Asia Fact Check Lab)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我们本于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专业查核报告及与信息环境相关的传播观察、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afcl@rfa.org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在X、脸书、IG开张了,欢迎读者追踪、分享、转发。X这边请进:中文@asiafactcheckcn;英文:@AFCL_eng、FB在这里、IG也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