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經濟系統性風險 習近平主持會議強調保交樓

2022.07.28 16:45 ET
面臨經濟系統性風險 習近平主持會議強調保交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美聯社資料圖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週四(7月2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強調保交樓、穩民生。臨近二十大,以樓市危機爲重點的經濟問題似乎正在危及中國的整體形勢。習近平開出的藥方能否穩定他所主政的局面?各方看法似乎大相徑庭。



亞洲女首富、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的大股東之一楊惠妍近來頗爲失意。由於中國房地產危機惡化,在彭博社週四公佈的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中,這位女富豪的資產淨值跌了超過一半,從一年前的約237億美元暴跌至113億美元。

但在如今的中國,因爲房地產危機等因素而使財富縮水的,除了楊惠妍這種商業精英之外,還有大量中產階層。據新浪財經6月份報道,財經作家吳曉波今年所做的調查顯示,今年有53.3%的新中產財富出現明顯縮水,而這一數據在2021年僅爲8%。

保經濟安全

中共高層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些數字背後所預示的經濟問題。所以,週四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把經濟問題的調門提升到了“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線。”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的報道,會議在提到經濟安全時,除了強調要保障糧食、能源安全外,着重談到的問題就是穩定房地產市場,保交樓,以及化解村鎮銀行的風險等。

這幾個問題都觸碰到了近來新聞報道以及社媒熱搜上的爆點,無論是爛尾樓斷供風波,還是房地產銷售大幅下滑,以及河南村鎮銀行儲戶無法取款等事件都在時時擠壓着人們敏感的神經。

曾在武漢銀行系統工作二十多年的張傑分析說,種種跡象和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正面臨重大挑戰,除了以上幾大引起全社會關注的事件外,還有一些數據,“談到數據,比如國民生產總值GDP在二季度增長只有0.4%,在文革結束的時候都不曾這麼低;再比如‘克強指數’,其中包括工地、貨物運輸和機場的狀況。”

這裏談到的“克強指數”主要包括三項指標,即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中國國家能源局6月15日發佈的《1—5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稱,5月全社會用電量年減1.3%;而根據中國國務院的消息,7月3日和7月16日,全國鐵路貨運兩次錄得的數據都是環比下降0.4%左右,同一天的航班貨運量也都出現下滑。三項指標中,只有銀行貸款呈現略微上升的趨勢。

張傑認爲,中國的情況有其複雜性,有些人可能覺得表面上經濟沒有大問題,實際上已經暗流洶湧,“因爲它(政府)可以脫離市場規律去操作,明確的預測實際上很難,因爲它是一種政治化的操作,你說不清。”

曾在北京和深圳長期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劉金星也同意這種對中國經濟行政干預性的分析,但正因爲這樣的原因,他不認爲中國房地產市場和整體經濟有系統性風險。

劉金星說,“它(政府)可以通過發佈一系列的臨時管理規定凍結交易,通過這種行政強幹預來以時間贏得空間,把一個可能集中爆發的危機在時間上拉長(淡化)。”他同時強調,要注意到中國政府有雄厚財力這個背景,“畢竟中國政府是一個大政府,它有集中財力來救濟局部事件的可能性。”

中國地方債破紀錄(自由亞洲電臺製圖)
中國地方債破紀錄(自由亞洲電臺製圖)

地方債繼續高企

本次政治局會議也強調要在宏觀經濟政策上有所作爲,指出要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地方債發行明顯加快,體現出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的傾向。到3月,今年用於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就已全部下達完畢,比往年平均提早3個月左右。今年上半年,發行新增地方債已經有4萬億元。

但這對於本已高企的地方債無疑是雪上加霜。中國地方債早在2020年就達到了24萬億的規模,被學界認爲是債務核彈,中國經濟根本無法承受。而這兩年地方債還在擴展。

身在紐約的張傑指出,地方上實際上很少認真考慮償還地方債的問題,而中央目前還在慫恿加大地方債,這可能給金融系統帶來極大的風險,“銀行會出現不良貸款的問題,銀行的處理方式可能未來就是採取債轉股,或者其他的方式去豁免,但這不符合《巴塞爾協議》要求的銀行風險監管要求,這就會導致整個銀行的系統性風險。”

劉金星則分析說,從房地產行業的角度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比較重視控制風險,雖然目前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但不會對這些銀行造成太大的問題;但中小城市的地方銀行可能會遇到困難,“就是城市信用社改成的地方商業銀行就很難說,因爲它們的管理體制就意味着當地政府可以支配這些資金。”

他說,在目前的爛尾樓斷供風波中,受波及的多數是中小城市,而這種事件如果繼續擴大,有可能引發這些地方商業銀行的崩盤,隨之而來的是民衆維權、政府維穩的事件可能增加,這是地方政府必須面對的情況。


(記者:王允    責編:梒青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